“暧昧”:从贬义至中性
维持女性美感“维他命”
“暧昧”在字典里解释为“男女关系不清,不可告人。”多用贬义。
关栋天认为,“暧昧最多也就是个中性词,是在文化与经济都发达的城市中,更容易产生的状态,并非是坏事,只是一种色彩。”经常与夫人同进同出的关栋天坦诚,平常“别人带助理,我带的是管理”,所以没有机会也没有可能“暧昧”,因此总是被导演评价,在舞台上“暧昧”不起来。
金星则认为,暧昧就是“亲和的眼神之间的瞬间想象,如果我和他(她)……然后就打住了。”她说,“哪怕我有丈夫,有孩子,但是暧昧的状态也随时出现。”“如果女人能对周边的暧昧信息准确捕捉的话,挺能调节你的状态的,能时刻提醒你,你是个很有魅力的女人。周围有暧昧的眼神,就能成为维持女性美感的维他命。浪漫的城市,必须有暧昧的眼神。”她认为话剧《暧昧》体现的就是中国当代社会中年人的“情感误区”,是对微妙情感的重新定位。
“腔调”:从贬义至褒义
赞赏男性气场的常用语
“腔调”以往也是毫无疑问的贬义词,往往与“流氓”连缀成“流氓腔调”,或指责人时说:“你这人什么腔调!”不过,就现场播放的话剧视频片段来看,无论是上半场一身西装革履的舞客,还是下半场梳着“飞机头”,穿着包臀喇叭裤的男性,由关栋天演来,都很有“腔调”。
“奇葩”:从褒义至贬义
是容人物疯癫的时髦话
“奇葩”原来是指非常美丽的花,现在更有点“十三点”、“奇怪到出人意料、十分可笑”的意思,甚至连词性也从名词转化为形容词。《暧昧》下半场的女性角色,就是这么一个“奇葩”——一位到舞厅里打探与女儿谈恋爱的对象“人品”的社会哲学研究者,结果反被一位风月老手勾引。
新民艺谭是由新民晚报、新民地铁报主办,新民晚报文化部和副刊部、新民周刊、新民网等全程支持,并获得文新集团成长基金支持。
本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