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渔人的感谢
(美国)理查德·安迪·史蒂夫 志成(编译)
  ◆(美国)理查德·安迪·史蒂夫

  志成(编译)

  我们家正对着维多利亚医院门诊部的入口,所以我们把楼上的房间腾出来,出租给来看病的外地人。

  一个夏日的夜晚,我正在准备晚餐,忽听有人敲门。我打开门,看到一个身躯干枯的老渔人。他看起来很矮,更骇人的是他的脸——半边脸红肿着,歪向一侧。

  但他的嗓音非常悦耳:“晚上好,请问有房间吗?我今天上午从东海岸赶来看病,明天早上才有车离开。”他告诉我,从中午起,他一直在找住处,始终没找到。“我猜是因为我的脸,我知道它看起来很可怕,但医生说只要再做几次治疗……”我正犹豫间,老渔人又说:“我可以睡在厅里的摇椅上,明天一早就起来赶长途车。”我告诉他不必睡在厅里,可以给他找个床位。我进去做完晚餐,然后问他是否愿跟我们一起用餐。“不,谢谢,我自己有。”他举起一个牛皮纸袋。

  饭后我跟他闲聊了几分钟,三言两语后,我发现这位老渔人小小的身躯中有颗博大的心。他告诉我他的女婿因背伤残废了,女儿女婿还有5个外孙都靠他捕鱼养活。但是他的语气中没有一点怨气。由于忙于渔事,他的皮肤癌却是不疼不痒,他对此充满感激。

  我在孩子的房间里为他支起一张行军床。第二天早晨我起床后,发现被子叠得整整齐齐,他已经来到厅里,做好了出发的准备。他谢绝了早餐,但是离开时他犹豫再三,仿佛在要求一个天大的恩惠:“下次来治疗时我还可以住这里吗?不会给你添乱的,只要有张椅子我就能睡得很好。”停顿了一会儿,他又补充道:“你的孩子们让我感觉像在家里一样。成年人都讨厌我的脸,但你家的孩子们似乎不介意。”我告诉他,我们随时欢迎他再来。

  第二次他来时带了一条大鱼和牡蛎作为礼物,我从没见过这样大的牡蛎。老渔人说为了保持新鲜,牡蛎是早上出发前才剥的。他凌晨4点就出发了,为了这份礼物,他一定很早就起床。一连几年,每次来投宿时老渔人总是要为我们带来鱼、牡蛎或自家种的蔬菜。我们还经常收到他邮寄来的包裹,是裹在嫩菠菜或甘蓝中的鱼和牡蛎,每一片菜叶都仔细清洗过。得知他邮寄这些东西需要步行3英里,而且他的收入非常低,这些礼物对我们来说就显得更加珍贵。当我收到这些礼物时,经常会想起他第一次来投宿时,附近与隔壁邻居们的议论:“昨晚你收留了那个长相吓人的人吗?收留这样的人,你会失去顾客的!”

  也许我们是失去了一两个顾客。但我们全家很高兴能认识他,因为他教我们不管是福是祸都要从容接受,对厄运毫无怨言,对好运心怀感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专访/新世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谈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招生招聘/人才周刊
93美元俱乐部
鲍勃,慢下来
老渔人的感谢
三只信封
穷人最慷慨
言而有信
■ “酒柜”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译文B11老渔人的感谢 2013-10-27 2 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