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记耶鲁校长上海交大之行
~~~——记耶鲁校长上海交大之行
~~~——记耶鲁校长上海交大之行
~~~——记耶鲁校长上海交大之行
     
2014年03月2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美高等教育“牵手”
——记耶鲁校长上海交大之行
易蓉
  耶鲁大学新任校长彼得·沙洛维披上象征荣誉博士学位的红黑色博士袍,昨天下午站在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研究生毕业典礼的发言席上。交大学子雷鸣般的掌声,着实让这位远道而来的学者有些“受宠若惊”。 

  在全球在线课程联盟Coursera的平台上,鼠标一点,耶鲁和上海交大的课程同时呈现。“原本中美教育似乎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有了慕课、网络、交流合作,这些路径汇聚到了一起。”去年10月,上海交大校长张杰到纽黑文参加了沙洛维校长的就任典礼,还受邀到沙洛维家里做客,两位校长由工作相识并因共同的理念成了朋友。 

  “1949年,交大的外籍教师和从海外学成归来的教师已占据了很高的比例;到了1976年,交大代表团访问美国;1994年我们又与欧盟合作共建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昨天上海交大与耶鲁大学合作共建的交大—耶鲁联合中心成立,未来3年,中心将面向全球招聘35名教授,5年内建立生物统计学博士学位项目。”在张杰看来,当前正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黄金发展期,在这样的时期与耶鲁等世界一流高校牵手将会学到更多。 

  “在耶鲁,每年来自交大的学生比例很高。在中美学生身上,看到更多的不是差异,而是相同之处。他们一起上课、一起参加俱乐部活动。”对沙洛维来说,美国校园里国际学生的结构正悄然变化,而耶鲁的国际化路线也许更需要“走出去”。 

  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目击
   第A26版:专版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3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2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3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7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0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1版:好吃周刊
   第B22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23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4版:优游食林/好吃周刊
浦东“三合一”试点可复制推广
韩正会见彼得·沙洛维一行
中美高等教育“牵手”
广告
新民晚报要闻A03中美高等教育“牵手” 2014-03-20 2 2014年03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