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2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引力波研究小史
赵文
  爱因斯坦在1915年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并于1917年根据他的理论预言了引力波,至今已有将近100历史。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乔瑟夫·泰勒和拉塞尔·赫尔斯研究一个双中子星系统轨道的演化行为,首次间接发现了引力波,并因此获得199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目前,对引力波的直接探测,国际上公认的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针对不同的引力波源——

  其一,通过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极化(主要是B模式的极化),来探测宇宙原初引力波,主要是欧洲与美国科学家在竞争。这次探测就属于这种情况,美国人再一次走到了前面。 

  其二,通过宇宙中的脉冲星信号残差,来探测宇宙中的超大质量黑洞产生的引力波,该领域国际上主要由澳大利亚的PPTA组、欧洲的EPTA组和美国的NANOGrav组在竞争。目前做得最好的是澳大利亚组,虽然目前尚未探测到信号,但预计在未来5-10年之内,该方法应该就能真正探测到信号。我国在建FAST望远镜和参与SKA计划探测引力波,均属于此列。 

  其三,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目前正在运行的主要有美国的LIGO和欧洲的VIRGO,两个已完成使命,正在系统升级之中。预计2016年左右完成升级后,它们应该可以看到中子星或者小黑洞并和所产生的引力波辐射。此外,还有欧洲的空间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SA,预计2020年或者更晚一些可以发射并投入运行。 

  赵文 提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目击
   第A26版:专版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3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2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3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7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0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1版:好吃周刊
   第B22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23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4版:优游食林/好吃周刊
首次观测到原初引力波存在证据
《自然》3分钟视频生动解读引力波
引力波研究小史
新民晚报焦点A04引力波研究小史 2014-03-20 2 2014年03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