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5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戴明德的字意达意 和画意
吴伟
■ 戴明德先生设计的字画
  ◆ 吴伟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绝不仅仅是记录语音的一种符号。从上古时代起,汉族祖先开始使用象形文字,最早有史料可考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之后的金文、大篆、小篆、隶书等,都未完全脱离象形的特点。汉字不仅表音,更能表形拟态,可以说汉字的演变就是由具象走向抽象、概括的一个过程。戴明德先生将汉字脱离出书法的形式,反而让其表达更接近抽象水墨画的方式,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四种形式表现的是同一个字——“顺”,却诠释出这一个汉字背后的丰富涵义和情绪。这个“顺”字常常被人用来表达一种祝愿,或是激励自己的人生态度,追溯这个字到甲骨文和金文就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形象的会意字,左边是“巛”,也就是“川”,表示河流;右边是“頁”,这是一个人的形态,他站在河川边,代表顺着河流流向的方向。对比“逆”的金文就更清楚,“逆”是一个倒栽葱的人。如今的楷书、行书都已看不出这个字的会意之妙,而在戴明德先生的这四幅“顺”字的创意水墨中,仿佛又将我们带回了汉字最原始的魅力所在。

  其一,“巛”部远远小于“頁”,这个“頁”就如同一个体格健硕的壮汉,本该气势磅礴的河川在其恢弘的气势下也显得如此弱小而畏缩,以淡墨为主的构图中唯有“頁”上头的那一横以浓墨突出,仿佛寓意人要想获得顺境,不被逆流所败,就必须通过自身的不断强大才能战胜困境。

  其二,则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来诠释这个字的意境。同样以淡墨来勾画,笔画之间留有很大的空间,同时所有的线条几乎都呈现横与竖的交汇,透出一股稀松平常,略有些慵懒平和之意。这里的意境颇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中庸、和谐,以及顺其自然的思想,要想达到“顺”,心境上的不骄不躁也必不可少。

  其三,乍看之下已经失去了“顺”的字形,四幅之中它更加接近抽象水墨的表达方式,通过抽离汉字的形,我们就能以更加精神和情感的感性思维去感受“顺”的内涵。在“巛”的部分,我们看到的似乎是从天而降的丝带状流水,而“頁”更是如同一位飞舞着看不清身影的仙女般,与流水一同从天而降。“顺”的一个意涵正是“随”,自然无法改变,是所谓“天意弄人”,人要想顺遂,就必须学会“随”,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离不开这样一种“顺”。

  其四,如同山水画般的布局,我们依旧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感恩之情。“頁”部的人倚坐在“巛”部旁,此时的“巛”似乎变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它温和而坚强地遮蔽着人,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有人会觉得底下的一抹更像是河川,而我倒觉得这更像是土壤,大树植根于此,而人同样离不开地面,土地安定了,人自然也能安然生活。

  这四幅各具特点的“顺”字图,不但展现了戴明德先生在抽象水墨画上的熟练与创新,更表达了他对中华文化的深透理解和当代性的独特思考。通过这一系列作品,也将会有更多读者在欣赏后打破对汉字、书法和水墨的固有理解,更多元、更灵活地去了解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特色。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民观察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新民图视绘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人物·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广告
   第A14版:观点·评论/文娱圈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新民画廊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戴明德的字意达意 和画意
清雅脱俗 浙派功力
游鱼乐情 ,一段赴台的水墨故事
专注官印考据学问的瞿中溶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B07戴明德的字意达意 和画意 2014-05-10 2 2014年05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