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贵荪是湖州南浔人,他的祖父钱云鹤是民国初期的漫画家、国画家,父亲钱福年五十年代初就在上海美术界活动了。文墨子弟早识笔墨,钱贵荪年轻时代就认识了俞云阶、丁浩、钱笑呆、顾炳鑫、贺友直等前辈。钱贵荪在16岁时就创作了第一本连环画。1954年他考入了中央美院华东分院附中,来到杭州,附中靠近大学,钱贵荪开了眼。由于他的勤学和聪明,很快便获得了“速写大王”的称号。
六十年代没有电视,幻灯是主要的宣传工具之一,画家经常要下生活与宣传教育活动相结合。那时有本很出名的《工农兵画报》,钱贵荪为幻灯创作的稿件被画报采用了,《白求恩大夫》《草原英雄小姐妹》当时都小有名气。因为幻灯组的创作受到表扬,领导还率幻灯绘编的人员去潘天寿院长家采访、请教。
连环画创作是一项长年累月的艰苦劳动。钱贵荪除了深入生活、收集素材外,还广泛地吸取各方面的艺术素养,只要有机会,钱贵荪总要到艺术名迹之地去朝圣,一次去莫高窟,乘了几天几夜的车,但钱贵荪勤学至诚,从鉴赏和临画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就这样,在连环画往国画转型中,钱贵荪采用现实主义反映生活情趣,创作了许多大幅作品。
去年他带这些作品回上海来展出,因为钱贵荪原来生活在上海,也算是荣归故里。好些朋友和“人美”的老画家都来观看。毕竟在浙江多年,受了浙江画风的影响,那些秉承传统,求笔墨趣味的现实题材引人注目,这也是浙派国画人物在创作上强人的一招。画展中那些带国画小写意的人物速写,显现出浙派的功力,画作在年代的积淀中显其厚实的功力和对生活的真情。而钱贵荪近年的那些文人画,富含古意画又清新灵动,画中的乡村人物有一股清韵之气。可见以文人画画现代人物,还是要积淀沉厚,一笔一形,体现出画家的静心和功力,钱贵荪人很健朗,画风也很朗润,展现出他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