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特稿
     
本版列表新闻
在上万个普通集装箱中,陈维“猜”出夹带危险物品准确率达85%以上~~~
在上万个普通集装箱中,陈维“猜”出夹带危险物品准确率达85%以上~~~
     
2014年05月2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上万个普通集装箱中,陈维“猜”出夹带危险物品准确率达85%以上
盯牢可疑货物的“女福尔摩斯”
金志刚
■ 陈维(左一)带领工作室人员对瞒报危险品的集装箱开箱检查 浦海
  陈维,戴副眼镜,一个文静的80后姑娘。作为上海海事局所属浦东海事局危管防污处副处长,她的主要日常工作是从成千上万个集装箱内找出谎报瞒报的危险货物,“这些集装箱报备的都是运输普通货物,我们要从各种细节判断哪个集装箱里可能夹带着危险货物,前期的工作有点‘猜’的成分,一旦盯牢了,就开箱查验。”而这种“猜”的准确率达到了85%以上,不得不叹服陈维是个“女福尔摩斯”。

  麻将牌模拟集装箱

  外高桥码头每天平均有30艘海船靠泊,进进出出的集装箱更是以万计。陈维12年前加入浦东海事局的前身——外高桥海事处,一直从事危管防污工作。在她之前,没人试图从报备运输普通货物的集装箱内找出危险货物。

  “危险货物有专门的运输通道,其运输方式较之普通货物更严格,因此办理相关手续的周期长,运费高,有些货主就瞒天过海,把危险货物夹杂在普通货物里。”浦东海事局局长夏大荣说。

  陈维2002年初到海事局时,对这些几乎一无所知,但她是个爱学习、爱思考的姑娘,“每个集装箱在船上的位置,我一开始完全没有感觉,后来我带了一副麻将牌到办公室,一有空就把麻将牌当做集装箱,在桌子上摆来摆去,最后只要给我一个6位坐标数字,我就能把‘集装箱’准确地放在坐标位置上。”

  小丫头打响第一枪

  2002年装载4400个集装箱的外轮“韩进宾夕法尼亚”在天津港装货后,航行途中发生爆炸,船毁人亡;一年后,中国籍“华顶山”轮从上海港装载集装箱后,航经厦门港时发生大火,船舶沉没、货物尽损。这两起事故都是因货主为降低运输成本,谎报瞒报了危险货物。当时国家还没有关于危险品集装箱检查的规定,陈维认为,对有谎报瞒报嫌疑的集装箱进行开箱查验,是打击谎报瞒报行为的有效手段。

  2005年4月29日,陈维在“出口订舱系统”300多万条集装箱货物申报信息中发现了一个线索:一个集装箱用Pardichlorobenzene描述货物品名,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陈维反复翻看《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发现一种叫Paradichlorobenzene的货物属于海洋污染物质,与货主报备的“Pardichlorobenzene”只有一个字母之差,会不会是货主有意瞒天过海?

  在领导的同意下,陈维对这个集装箱开箱查验,果然,所载货物就是海洋污染物质Paradichlorobenzene!这是中国海事部门第一次对普通外贸货物集装箱开箱查验是否有谎报瞒报行为,同事们开玩笑:“小丫头打响了第一枪。”

  四个重点查找嫌疑

  开箱查验从来都不是简单易行的。货主报备的是普通货物,集装箱从运到码头堆场到吊装上船,一般需要6小时,海事人员必须在6小时内判断出成千上万个集装箱中哪一个可能有“猫腻”。凭着刻苦的钻研和经验的积累,“女福尔摩斯”显示出惊人的开箱查验水平,准确率从最初的不到70%提升到了现在的85%以上,同为国家监管工作人员的外高桥港区海关风险管理科科长周颀评价道:“能做到这样的准确率,非常不容易!”

  陈维针对“4个重点”(重点船舶、重点单位、重点时段、重点品名)开展工作,效果明显。“就说‘重点单位’,比如货主运输的不是自己的产品,就成了‘重点’怀疑对象。有一次,一家烟花公司出口一批‘玻璃杯’,引起了我们的怀疑,一打开集装箱门,前面两排都是玻璃杯,后面所有纸箱里装的都是烟花。这样的集装箱混杂在普通货物中,万一中途爆炸,后果不堪设想。”陈维告诉记者。

  “开箱法”在全国推广

  单打独斗不如众志成城。陈维用两年的时间编写出《开箱查验工作手册》,梳理出的“陈维三步开箱法”已推广至全国各大港口,有效促进了海事监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开箱查验更作为海事管理措施写入国务院《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两部行政法规。

  2010年,在上海海事局领导的鼓励下,陈维牵头成立了“陈维海事危防监管创新工作室”,如今这个“小家庭”已有8名“队友”。从2005年以来,陈维牵头实施开箱查验709次,成功查货527起、涉及802个标准箱集装箱危险货物的谎报瞒报案件。

  陈维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荣誉称号,“陈维工作室”也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而对于陈维和她的小伙伴们来说,另一种“荣誉”可能更令人兴奋:目前上海港危险货物主动申报量正以年平均18%的增幅提高;2007年之后从上海港出港的集装箱船没有发生过一起因谎报瞒报危险货物而导致的事故。陈维说,“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想到,我们的劳动和智慧也在发生着积极的作用,这就足够了!”

  本报记者 金志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纪念上海解放65周年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特稿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新民资讯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化新闻·评论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资讯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盯牢可疑货物的“女福尔摩斯”
广告
新民晚报特稿A11盯牢可疑货物的“女福尔摩斯” 2014-05-27 2 2014年05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