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蓝皮书指出,2013年是中国公益组织的转型启动年。全国社会捐助总量、慈善组织的数量和规模继续扩大、志愿服务广泛发展、慈善事业法制建设提上议程,民间化、问责化和专业化初见成效,全年各类捐赠总价值突破1363亿元。这是继2008年(汶川地震)1070亿元和2010年(玉树地震)1032亿元之后,第三次突破千亿大关。
本书主编、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介绍说,2013年募捐市场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正发生深刻转变,最显著的案例就是在雅安抗震救灾刚启动时,民间公募基金会——深圳壹基金一日的募捐总额就远超中国红十字总会。短短5个月时间,就有超过600万人次向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定向捐赠雅安救灾款物高达3.5亿元。民间组织领跑中国公募市场,“国退民进”的迹象首次显现。
“当时民政部允许各个组织向社会进行公开透明的捐赠,也是民政部首次没有鼓励慈善总会等官办组织参与。”杨团表示,这在中国公益慈善史上很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分界线,对未来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3年7月,云南宣布省政府全面退出公益募捐市场,除发生重大灾害外,云南省政府不再参与募捐,这在全国尚属首例。“虽然政府完全退出募捐市场在操作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云南的改革也指明了未来募捐事业发展的方向,那就是国退民进。”杨团说。
此外,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壮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着官办慈善组织的“去行政化”、“去垄断化”。推行社会组织注册登记制度、政府加大购买公益服务力度等,都是扶持和激活民间公益组织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