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海派妈妈”优雅、精致,她们追求格调、品位,她们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她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秉承了老上海一贯的“高标准”,她们对生活真谛有了更丰富的见解——
■ 何菲 海派作家
何菲的笔下,有过太多痴男怨女和风花雪月。《上海蓝颜》,《上海熟女》里,她了然这座欲望城市里的情感脉络。痴狂与功利,浪漫与刻薄,人性从不是简单地存在着。何菲也是个母亲,一个三岁零三个月男孩米兔的母亲。她独立的个性面貌,并未因汹涌的母性冲击而一丝不挂。海派妈妈的风姿,因为爱,因为自我,也因为奉献与守护而成全别有意趣的精致。
提起孕妇,想到的大多是不修边幅,蓬头垢面。防辐射服、平底胶鞋、素面朝天。“越是孕相明显,越要靓丽示人。”何菲是个折腾的孕妇。宝宝还未降临,她已经早早地做足了功课,从宝宝的贴身衣物、纸尿裤,记录下宝宝降临瞬间的摄影机,都事先备齐在妈妈的待产包中。“可穿什么去和米兔见第一面呢?”何菲打开衣橱,又生“女人的烦恼”。最后,她挑了一件风衣,一条紧身打底裤,一双高跟过膝皮靴,奔赴产房。“用最光鲜的自己去迎接新生命。
■ 沈婕 时装设计师
当别人都在朝九晚五的时候,当别人在公司狭小的茶水间里等着倒水的时候……沈婕自如地穿梭在家和工作室之间,孩子们永远都不用担心“妈妈去哪儿了?”
总有些人不明白,孩子不是套在母亲身上的枷锁,与其事无巨细地照顾好他的身体,不如扎实地锻造他的灵魂,而对孩子最大的付出,就是成为他们的榜样。沈婕就是这样一位母亲。
沈婕有一对“龙孩”,龙女Lucy今年14岁,读初二;龙子哈迪20个月,正在牙牙学语。有人说,一胎是必需品,二胎是奢侈品。而对于沈婕而言,哈迪无疑是上天给他们夫妻俩最大的恩赐。她与丈夫是大学同学,一爱就是十多年,当初在英国打拼,独自带着Lucy的日子也过来了,如今衣食无忧的生活反倒令他们觉得好像少了些什么。一次去迪拜的旅行中,只见天空忽然暗了下来,唯有红日撑开了黑幕勉强探出一道强光,游客们惊呼“是上天开了天眼”。“我可不是迷信”,沈婕说:“算算日子,哈迪就是在那一天上天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 张芳 电视台主持人
2009年,张芳抱着热水瓶背台词,还要靠着演技去体悟“做妈妈的感觉”;而今年,当《疯人院飞了》原班人马重现时,她只要做一个环抱婴儿的手势,满眼皆是女儿娇嫩的脸庞……此时,戏已经不再是戏,而是被打入灵魂的情感。这些都是女儿久久给她带来的惊喜。
荧屏内外,张芳一直都是那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她有些随性,爱生活,爱笑。去年1月31日,女儿久久降生了,“我觉得自己忽然就成了一个爱哭的人”。女儿一举手一投足,都惹得她心潮澎湃,不忍错过任何一个“第一次”。记得久久才三四个月的时候,看着女儿轻轻撅起的小嘴,张芳就迫不及待地问:“久久,爱不爱妈妈呀?”当听到女儿无意识地发出一声“ai”的发音时,她再也抑制不住泪水,哭成了个泪人。
■ 张楠 SMG独立制作人
“有了孩子之后,妈妈的事业去哪儿了?”当我们问出这个问题时,张楠粲然一笑:“对我来说,你不觉得这是个伪命题吗?”
张楠给人的印象总是柔软而温和,可为了宝宝汤团的降生她没少下“狠劲”。确认怀孕后,身材娇小的她做了一个坚定的选择:自然分娩。为了这个决定她成了一个“吃不饱的孕妇”,每天练习腹式呼吸,做孕妇瑜伽……有关于汤团的每个细节她都精益求精,什么奶粉比较好,什么纸尿裤最柔软,她甚至列了一张清单去咨询国外的朋友,按海外妈妈的标准做好了准备。可天秤座的她仍然心有纠结,总觉得还少了点什么……直到她听到宝宝的第一声啼哭,顿时便热泪盈眶,“似乎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本报记者 金晶 华心怡
新民晚报海派妈妈的最爱榜
■ 最受海派妈妈喜爱的纸尿裤品牌
最柔软的纸尿裤帮宝适,90%海派妈妈的选择
■ 最受海派妈妈喜爱的旅游胜地
充满惬意和阳光的海岛,80%海派妈妈的选择
■ 最受海派妈妈喜爱的购物方式
为宝宝海淘食材及玩具,70%海派妈妈的选择
■ 最受海派妈妈喜爱的自身投资
添置精致的衣服和首饰,60%海派妈妈的选择
■ 最受海派妈妈喜爱的理财方式
为家人购置全面的保险,50%海派妈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