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记闸北区场中路1011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谌静珠
     
2014年05月2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难题求完美 办实事善始终
——记闸北区场中路1011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谌静珠
江跃中
■ 居委会工作千头万绪,谌静珠将辖区居民资料和居委会工作资料都整理得井井有条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本报记者 江跃中

  “谌奶奶”“谌阿姨”“谌书记”……在闸北区临汾路街道场中路1011弄居民区,大人小孩遇见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谌静珠,总是像“自家人”那样,亲热地和她打招呼。除了这些称呼,大家还喜欢时不时地叫她“完美主义者”。

  谌静珠今年61岁,“追求完美”不是她的性格特征,而是“敬业习惯”。“追求完美”能得到什么?

  谌静珠从多年的社区工作实践中摸出一条关键经验:“为百姓排忧解难办实事要取得实效,必须尽心尽责,善始善终,绝不能马马虎虎,虎头蛇尾。”

  【人物小传】

  谌静珠,195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临汾社区场中路1011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上海市优秀党务工作者,闸北区第九次党代会代表。她拥有15年社区工作经历,曾荣获“中国小巷总理之星”称号、“闸北区首届领军人才提名奖”。她所在的居民区先后荣获“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居委会”“上海市十佳‘妇女之家’示范点”,并成为全市21个自治家园示范点之一,小区率先探索的“无物业公司小区自治管理模式”,得到市、区有关部门充分肯定。由她领衔的居民区党总支创新打造了“议事堂”居民协商议事平台,构筑“民意诉求、民主管理、民生服务”三大自治体,破解了一系列小区难题。

  居民烦恼 停车位越来越不够

  解决办法 拓宽17条小区道路

  场中路1011弄居民区“下辖”4个小区,临汾花园是其中之一,这个1997年开发的商品房小区,当时没有建设地下停车库,小区内除主干道以外,基本上都是宽度只能行驶一辆机动车的单行道。随着小区私家车日益增多,停车矛盾越来越突出,甚至还导致救护车无法进入小区。

  谌静珠多次召开由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等相关单位参加的社区事务联席会议,通过居民自治协商,决定适当拓宽小区里狭窄的道路,使两车可以交会通行。可是,所需经费难倒了大家。谌静珠苦思冥想,终于有了办法:找开发商要。“开发商承诺建设的非机动车车棚等设施,至今没有到位,他们有责任出这笔钱。”

  2006年夏天,谌静珠带领业委会、物业等相关人员,从市区的北面,换乘几辆公交车,赶到位于徐家汇的开发商公司谈判。开发商却不买账,寻找各种理由拒绝。中午买个盒饭对付后,下午接着和对方谈。但到下班时也没有半点收获。“来回跑几十公里,路上就要花两三个小时,成本太高了吧。”有人劝谌静珠,钱要不到就别干这事儿了。谌静珠不愿意放弃。

  她和业委会的负责人继续去徐家汇“讨说法”,一次、两次、三次……跑了十来次,有一天甚至谈到晚上10时多才结束。最后开发商被打动,表态说:“好吧,要多少钱?”听到这句话,谌静珠脸上露出了笑容。 

  2年里,临汾花园17条东西向的支路被拓宽,增加了100多个停车位,能够基本满足居民的需求。同时,在每两栋楼间建造了一个港湾式的非机动车停车棚,解决了非机动车乱停放的现象。“有机动车的居民满意了,有非机动车的居民也满意了。”在居委会主任朱雪君看来,这一照顾到方方面面居民利益的解决办法,堪称完美。

  2010年初,临汾花园隔壁的一个新建小区即将完工,为了节约面积,开发商提出:能否共用临汾花园已有的围墙?谌静珠和业主委员会一合计,觉得合作可以达到双赢。就向开发商建议:“重建围墙,把你们的绿化成果同时让我们享用,也就是‘透绿’。”

  按照双方的协定,围墙和透绿工程顺利完成,临汾花园再次新增几十个车位,和前面增加的相加,总共新增170多个车位。居民的反馈是:很满意。 

  居民烦恼 “蒙古包”安全有隐患 

  解决办法 废弃车棚派新用场   

  2012年底,临汾花园小区健身广场上,突然冒出了一个类似“蒙古包”的违法建筑,居民纷纷向居委会反映,要求立即拆除。

  谌静珠急匆匆跑到现场察看,原来,这是一个居民擅自搭建的,用来打牌。

  她与这个居民沟通后,希望“自行拆除”。但对方态度生硬,不愿妥协。多次协调无果,无奈只能请城管执法。

  没想到,头天刚拆掉,第二天,一个更大的“蒙古包”又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在‘蒙古包’里玩牌的居民,家里居住条件都不错,为什么还要在这样简陋的帐篷里玩?而且当时正逢冬天,他们还在“蒙古包”里放了个煤炉取暖,万一酿成事故怎么办?”带着问题,谌静珠和居委会干部一起找当事人聊天。

  一番谈话后,打牌的居民说出了“苦衷”:白天自己一个人在家很寂寞,把邻居带回家玩牌又不方便,只能搭“蒙古包”一起玩了。不过,他们承认,自己的行为不合适,希望居委会“给个出路”。

  “居民的行为确实不妥,光堵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疏导或许是一条出路。”谌静珠说。

  小区里一个废弃的车棚进入了谌静珠的视线。大家协商后,都支持谌静珠的妙招:将车棚改建后,取代“蒙古包”。通过与业委会的协商经费落实后,一个简单而又温馨的老年娱乐活动室诞生了。

  为了规范制度和确保安全,居委会将一些有活动意愿的老人召集起来,逐条制定规章制度,逐条规范安全要求,并由他们自己当场推选志愿者,实现自我管理,协商开放时间。所需电费全部由居委会从办公经费中开支。

  2013年4月中旬,老人们高高兴兴地走进老年娱乐活动室,当天就把“蒙古包”拆掉,健身广场环境恢复了以往的整洁。 

  居民烦恼 污水排放臭气难闻

  解决办法 截污纳管杜绝污染

  “臭死了、臭死了!”从2005年开始,临汾花园、紫腾苑、里昂公寓和思美公寓等小区靠近西泗塘河的住户,被河道散发出来的臭味熏得难以忍受,怨声载道。

  谌静珠调查了解后,得知这些小区当年建造时,原有排污设计先天不足,没有预设截污纳管设施,采取无动力排放,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与雨水一起,直接流进了河道。长此以往,生活污水产生的臭气越来越多,特别是夏天沿河居民根本无法开窗,既不利于环境保护,又影响到部分居民的基本生活。

  照理,这样的事情,居委会的职权是管不了的。但居民的烦恼,令谌静珠寝食不安。她除了向街道反映问题外,还通过闸北区人大代表和社区居民代表等多种途径,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她还请区人大代表向有关部门提交相关议案,促使问题早日解决。

  根据测算,改造工程需要资金400万元,开发商不肯轻易拿出来。有人建议说,没钱就请环保部门帮忙,简单“弄一弄”,去掉些臭味。谌静珠说:“我们不做半拉子工程,要做就做到位,彻底解决问题,还百姓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她一如既往地联系方方面面,并主动找闸北区河道所商量解决办法,希望协调开发商出资改造排污设施。经过2年的努力,2008年,在区政府和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开发商终于同意了改造方案。工程实施近5个月,就做到了“截污纳管、雨污分流”。雨污水分流通向公共管网,彻底解决了居民多年来的烦恼,小区臭味烟消云散。  

  4个小区,2150户人家,6500名居民,每年每月每一天,居民们都会产生烦恼,都会有难题出现,谌静珠总是有办法应对,总是有力争完美结果的激情。她喜欢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在4个小区转悠,眼光扫向每一个角角落落。她生活在工作的小区,对她来说,24小时都是工作时间,但她从不抱怨。她是居民区的“活字典”,是人们心中的“老娘舅”,居民有困难事、烦心事、家庭事都喜欢找她,她有求必应。她一直说:“虽然我牺牲了很多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却得到了更多居民的认可,他们的烦恼少了,我就开心了。” 

  【记者手记】

  2年前,去临汾社区场中路1011弄居民区,采访里昂公寓首创的“小微居民区无物业管理”新模式,认识了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谌静珠。谌静珠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她做事的认真和严谨。

  这个月,又两次去居民区采访她、她的同事和居民们。场中路1011弄居委会主任朱雪君说:“和谌静珠这个老搭档一起做事情很累很辛苦,也很快乐,因为事情干得成,干得好,居民满意了,我们就有成就感、幸福感!”

  居民区第二支部书记周根发回忆说,有一次,楼上人家的卫生间漏水,漏到了楼下人家,两家由此闹得不愉快。

  谌静珠带领居委会干部上门调解,让维修工帮忙修好了漏水点。大家以为这件事过去了,可一个星期后,谌静珠再次到两户人家“跟踪服务”,得知水不漏了,两家也已和好如初,谌静珠这才放心告辞。

  居民陈如意说,小区楼道堆物是个顽症,谌静珠带人巡查,看到有堆物的,家中有人的就当场劝说其处理掉,没人的就在门上贴一张“友情提醒”,再打电话告知。这还没完,第二天,她还要去复查,看“友情提醒”和电话的效果有没有。如果没有,她还会继续打电话,直到堆物被彻底清除。

  在生活中,我们或许无法事事做到完美,但完全有必要、有能力追求完美。社区工作难做是公认的事实,但我们如果都能像谌静珠那样,用追求完美的精神去解决难题,为民造福,完成使命后的美好必将降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纪念上海解放65周年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特稿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新民资讯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化新闻·评论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资讯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解难题求完美 办实事善始终
新民晚报要闻A05解难题求完美 办实事善始终 2014-05-27 2 2014年05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