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6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进洋房的往事
任溶溶
  任溶溶

  我虽然是一个老上海,但解放前,上海的高级别墅住宅虽多,我却无缘进去过。直到解放以后,我才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进这样的洋房,开了眼界。我最早进的两座洋房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和上海市少年宫。

  少年儿童出版社成立于1952年底,为了找房子,当时的副经理蒋石洲同志走了不少地方。他告诉我,连江苏路华山路口一家殡仪馆也去看过,房子是合适的,但殡仪馆让人听了不舒服,所以没有要,最后才找到了现在的延安西路1538号,定了下来。我是少儿社筹备期间进社的,也让我去看看房子。房子是一位嫁给美国人的中国太太出让的。

  我到那里一看,不得了,房子后面是个大花园,有两位园丁在照料,花园中有两只石马,还有一张石碑改成的石桌,日后还有专人来给石碑拓字,可见这儿曾是古墓。洋房真是洋房,共两层,三开间,西边还有间附屋。楼下三开间中,中间是休息室,玻璃墙玻璃门对着大花园,东间是书房,西间是饭厅,饭厅墙上有个小窗口,再西面的厨房把饭菜通过这小窗口传进来。二楼是卧室,东西两边各有一个大卧室,中间是小客厅。让我吃惊的却是两个卧室的盥洗室,所有瓷砖色彩鲜艳,让人眼睛一亮,但两室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这是一座典型的洋人住宅。后来我的集体办公室就是西面一间卧室。我在这洋房工作了约两年,就搬到在花园另一头新造的双层办公大楼去工作了。这大楼是少儿社赚了钱造的。

  少年儿童出版社东边隔壁有一个更大的花园和一座小一点的洋房,住的是哈同的女婿。在我们这边,经常可以听到小洋人在他们的花园里嘻嘻哈哈地玩耍。后来这家人离开上海去香港,房子暂时转给少儿社,我在主人刚走、杂物扔得乱七八糟时曾去过,那也是一座高级洋房。

  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那座洋房在“文革”后道路扩建中被拆除,后来盖的那座办公大楼也同时拆掉,改建成如今新的大高楼。

  至于少年宫之宏伟华丽,就不用我多说了。少儿社和中国福利会关系密切,中国福利会把这房子接收下来,就让我们去参观。这样富丽堂皇的建筑是少有的,这已经是一座豪宅。它至今保存得非常完好,大家进去一看就知道。不过我当初进去参观,看到一样东西是大家今天看不到的。那就是在楼下进门处有很大的衣帽间,它附近还有一扇古色古香的中国式木门,上面画着一个很大的阴阳太极图,真像一扇庙门。可推开门一看,里面房间很小,给一张吧台占据了,吧台后面是酒架,原先肯定摆满了一瓶瓶洋酒,吧台前面是几张高高的圆座凳子。这原来是供两三个人喝酒谈天的吧房。中西合璧,真是别出心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2014上海影视双节·特别报道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倒计时03天
   第A19版:长三角
   第A20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1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专版
   第B08版:读者俱乐部
让好莱坞男星比利·鲍伯·松顿过足戏瘾
进洋房的往事
为“4”叫屈
浦江龙舟赛
胎儿医学,产科新生命
开化旅痕(现代水墨画)
新民晚报夜光杯A22进洋房的往事 2014-06-09 2 2014年06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