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6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牛腿细泥
吴翼民
  吴翼民

  一直对无锡的惠山泥人很感兴趣,因之结交了好几位制作泥人的工艺师朋友,暇时便会去泥人作坊观赏他们制作泥人的技艺和过程,陪同外埠朋友到位于惠山脚下的中国泥人博物馆观瞻以无锡惠山泥人为代表的南派泥人艺术和以天津泥人张为代表的北派泥人艺术也是常事。

  在欣赏众多泥人工艺作品的同时,我会引发许多遐想,这么精美而饶有情趣的泥人玩意儿出自再寻常不过的泥巴,应是最乡土气息的“无本买卖”,怎么就让无锡和天津独树一帜、大放异彩?诚然,这是无锡人和天津人的聪明过人之处,可追溯两城极具创造力、创新精神的历史渊源。这一南一北之双城,均是民族工商业之发祥地。

  其实无锡惠山之所以历来盛产泥人,跟惠山脚下出产一种名叫“牛腿细泥”的泥料紧密相关,或者说,惠山脚下若无捏制泥人的最佳泥料就不会有惠山泥人的繁盛。苏东坡与无锡惠山很有情缘,多次应邀到惠山喝茶,有过“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和“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的赞叹。这里二泉水是那么的清洌,惠山泥是那么的细腻,真是物华天宝啊!撇开泉水不说,便是泥土也独一无二。这是一种天生的自然黏土,民间形象称之为“牛腿细泥”,其颜色呈棕黑色或褐色,粘韧性好,像牛腿一样的色泽、一样的细腻呢。这种黏土的物质是含沙量少,不易开裂,不易下塌,宜于捏塑成物,其优异的质地直接影响到惠山泥人的品质风格。

  “牛腿细泥”是造化对无锡特别的眷顾恩赐,也是无锡人长年累月自己的造就——这里是典型的江南水网地带、稻作区域(无锡稻米品质优良),泥质本就不差,经年累月耕作水稻,经柔和的太湖水浇灌和浸润,经水稻作物不断的蓄养,这泥土层层漱洗积淀,一如大自然这具硕大无朋之石磨碾磨出的水磨粉一般,这泥焉有不柔糯细腻之理?堪忧的是如今惠山脚下水磨粉般的“牛腿细泥”是越来越稀罕啦,盖因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区的范围日益扩展,惠山脚下的农田、尤其是稻田已经很难觅到了。作为无锡城市名片之惠山泥人即将失去最根本的依托也。好在泥人工艺师们寻寻觅觅,终于还是在惠山脚下找到了仅存的数片稻田,取其离地面1米以下的泥土,仍是制作泥人的优质泥料,不过价格也在飞涨,现在这样的“牛腿细泥”售价在每500克1元左右啦。想想烂泥也能卖到这般的好价钱,真是神了!

  掘取买回来的“牛腿细泥”还不能立即用作泥人制作的材料,还需好好儿“养”上个一年二年呢,跟窖藏的陈年老酒一样,时间越长就品质越好,需要反复地伏、捶打加工,像揉面粉米粉和打年糕一样,越揉越捶打越好,把泥里的“火气”(这是业内行话,泥巴居然也有火气)和碱差不多释放出来后,才可以正式用于制作泥人。笔者曾目睹工艺师反复侍候着那一坨坨的泥巴,深深体会到制作泥人的不易——这才刚刚开始呢,而后得捏塑、得彩绘……一个个如附着了灵性的泥人方始能够来到这个世界,扮美这个世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2014上海影视双节·特别报道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倒计时03天
   第A19版:长三角
   第A20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1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专版
   第B08版:读者俱乐部
味觉
牛腿细泥
一堂游戏数学课
说茶道酒
蓝天白云
落叶与蝴蝶
今宵灯谜
特里尔的“红”与“黑”
新民晚报夜光杯A23牛腿细泥 2014-06-09 2 2014年06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