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6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里尔的“红”与“黑”
俞昌基
  俞昌基

  特里尔是德国西隅、仅十几万人口的一个古城。一到这里,我们就与许多同胞一样怀着朝圣般的心情,走上了一段简短的“红色之旅”。

  吕贝肯街10号,一座灰白色的巴洛克三层小楼,这是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诞生和成长的故居。走进门,我就看到一尊马克思的黄铜胸像:饱满的天庭,雄狮般的发须,神采奕奕,目光炯炯。

  年轻时,我拜读过几本马克思传,也能背诵他的某些名言。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我们这些“文革”时期的“老三届”曾经都是他老人家的狂热的崇拜者。后来,我曾在中学的讲台上怀着崇敬之情,教了二十多年有关马克思的课文,还用伟人的名言和事迹来指导学生写作……

  眼前的故居有二十多间展室。二楼有一间小屋就是马克思的诞生地。谁都不会想到:这个生命会大大加速人类思想发展的进程。展室里还陈列着马克思用过的桌椅和书柜,他和恩格斯的手稿、书信、各种版本的著作,还有大量的照片。我仿佛瞥见少年马克思和燕妮在花园里畅谈,他在灯下疾书高中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

  马克思十七岁时随全家离开故乡以后,他就像自己在《共产党宣言》中的第一句话所说的那样:“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为实现他的宏图伟业,马克思一生辛苦地奔波在欧洲各地,再也没有回来。

  我在故居底楼的小卖部买了一个印有马克思头像的红瓷杯,还饶有兴味地翻阅了桌上的留言本,里面绝大多数是同胞们用龙飞凤舞的中文写的。除了表达崇敬之意,更多的是对国内腐败分子的谴责。看来国人还是很愿意向这位老祖宗倾诉自己的夙愿。这使我想起了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讲》中的最末一句话:“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红色的“寻根之旅”结束后,我们在特里尔游观了四五处世界文化遗产。两千多年的战火和云烟已经把许多古建筑熏成了黑色。

  一座赫赫有名的地标性建筑——尼古拉城门——矗立在我的眼前。此门俗称黑门,高和宽都有30多米,中间有两个半圆大门洞,两边有塔楼拱卫,给人一种威严而古朴的感觉。原来早在公元前16年,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为了与敌争雄,就把特里尔建成了一个战略重镇。以后它成了西罗马帝国的首都,统治者又修建了这个城门式堡垒。

  在古城西南,还有许多古罗马建筑群的遗迹:气势恢宏的帝王浴室、60多米长的君士坦丁大殿、可容纳2.5万人的圆形竞技场……导游指着那些黑黑的断壁残垣说:墙壁内、地面下还有古代的暖气设备呢!我们又来到市中心,观瞻德国最古老的主教大教堂。这是公元四世纪康斯坦丁大帝下令建造的皇宫,后来成了主教驻地。听说教堂里最珍贵的文物是一件圣衣,相传这件“特里尔圣衣”是基督的罩袍,是大帝的母亲海伦娜赠献的,可惜我等凡夫俗子无法一饱眼福。

  别以为特里尔只是一座黑黑的古城,我在城里还看到了色彩明丽的观光电车、美轮美奂的城市雕塑、红色遮阳伞下的街头咖吧……古代建筑和现代文明在此水乳交融,让人流连忘返。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2014上海影视双节·特别报道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倒计时03天
   第A19版:长三角
   第A20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1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专版
   第B08版:读者俱乐部
味觉
牛腿细泥
一堂游戏数学课
说茶道酒
蓝天白云
落叶与蝴蝶
今宵灯谜
特里尔的“红”与“黑”
新民晚报夜光杯A23特里尔的“红”与“黑” 2014-06-09 2 2014年06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