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康健园/康复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6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糖尿病眼病“盯上”年轻人
秦要武
  今年“爱眼日”的活动主题是“关注眼健康,预防糖尿病致盲”。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严重损害视力健康,是目前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眼科的临床工作中,出现越来越多的30岁-40岁的糖尿病视网膜疾病患者。糖尿病眼病的年轻化直接源于糖尿病发病的年轻化。

  糖吃多了得糖尿病?

  很多年前,我国做过青少年糖尿病的调查,一个城市的10万人中没有发现一个孩子得2型糖尿病。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城市中的孩子,尤其是比较胖的,患糖尿病的多了起来。以前的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后糖尿病发病率直线上升,现在的调查结果又不一样了,大概有35%的糖尿病患者是30岁以下的。这说明了糖尿病在年轻化。

  糖尿病为什么会“盯住”年轻人呢?其实不是糖尿病找他们,而是他们“自投罗网”。有些人认为血糖高了是因为糖吃多了,“我少吃糖就好了”,这是一种谬论。糖尿病发病的演变是与现代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多种因素的结果。

  四招逃离“甜蜜陷阱”

  饮食不合理显然是患糖尿病的第一要素。先看看现在年轻人的成长过程:刚出生,家长就生怕他们“饿着”,妈妈拼命往孩子嘴里“塞”,明明营养足够了,晚上还给“加餐”,小小的年纪就成了“小胖墩”;长大了,对“垃圾食品”情有独钟,抱着碳酸饮料当水喝,加上抽烟、酗酒……不知不觉已经陷入了糖尿病的“罗网”。而进入社会后,大量的餐桌应酬随处可见。有人把大吃大喝引起的肥胖症、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痛风等称作现代“富贵病”。这种“富贵病”的发展过程很缓慢,有的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具有很大的隐蔽性。

  再看生活习惯和运动量。在我国,农民和矿工的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城市居民,据推测可能与城市人口参与体力活动较少有关。增加体力活动可以减轻或防止肥胖,从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能被利用,从而预防糖尿病。相反,若体力活动减少,就容易导致肥胖,而降低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血糖利用受阻,就可导致糖尿病。现在的年轻人玩电脑游戏成瘾,有的一玩就是一宿,或宅在家里靠速食度日,即使上班族,也多是坐在电脑前,很少有特意的户外活动或健身运动。其实,坚持体育锻炼是年轻人都应该养成的生活习惯,不要因为你不是体力劳动者,就可以不付出“体力”。

  而学习工作的高压力与人际交往中紧张和焦虑的情绪更是雪上加霜,促使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体内大量分泌“应激激素”,使血糖升高,长此以往,引发糖尿病产生。

  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平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愉快的心情。因此,要逃离糖尿病这个“甜蜜的陷阱”,大家就要从以上四点努力做起。

  得了糖尿病立马查眼睛

  如果已经成为了年轻的“糖人”,就要正视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为21%-3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基础是微血管病变,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我国眼底病学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背景型与增殖型两型,每型又分为三期。由I期发展到III期,速度一般较为缓慢,患者可能全无症状,视力不受影响。到IV期以后,可引起眼内出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缩小,屈光改变,对比敏感度降低等症状。此时即使血糖得到控制,全身状态有所好转,亦不能使眼部病理过程逆转,必须配合局部治疗,才能使病变稳定。如果不及时治疗,视网膜病变发展到最后,会出现新生血管性增殖膜、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最终失明。

  因此,一旦确诊为糖尿病,首先,应该马上找专业的眼科医生检查眼睛,尤其是视网膜病变,这是糖尿病眼病致盲的主要原因。

  其二,要牢记视网膜的疾病及早发现可以及时处理,抓住治疗的最佳时机。

  其三,30岁-40岁的糖尿病视网膜疾病患者与老年患者相比有以下特点,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1)就诊时病情严重。很多的年轻患者是因为视力下降甚至突然失明才去眼科检查,此时才发现患上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经进入增殖期。很多病人连激光治疗的机会都没有不得不直接进了手术室。(2)这类患者由于前期血糖控制差,视网膜耗氧量大,又未经过激光治疗,手术的难度增大,成功率明显下降。(3)这一年龄段的年轻人正处在忙碌工作的状态,不能及时地复查和按照医嘱治疗,造成疾病的推进。

  糖尿病重在预防,糖尿病眼部疾病更重在早期防治,希望青壮年朋友重视自己的生活方式,积极地管理好自己的健康。毕竟,没有什么比自己的身体更昂贵。

  秦要武(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2014上海影视双节·特别报道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倒计时03天
   第A19版:长三角
   第A20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1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专版
   第B08版:读者俱乐部
糖尿病眼病“盯上”年轻人
选对策略 淋巴瘤过半能缓解
知晓自己的血压值防治高血压的第一步
心室重建 “降落伞”成功“着陆”
给房颤中风风险打分
新民晚报康健园/康复B03糖尿病眼病“盯上”年轻人 2014-06-09 2 2014年06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