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心灵驿站~~~
心灵驿站~~~
心灵驿站~~~
心灵驿站~~~
心灵驿站~~~
     
2014年08月0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灵驿站
一英亩钻石
(美国)厄尔·南丁格尔 朱思(编译)
  ◆ (美国)厄尔·南丁格尔 朱思(编译)

  拉塞尔·赫尔曼·康维尔出生于1843年,1925年去世,他曾被誉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美国人之一。在当了15年律师后,他成为了一名牧师。一天,有个年轻人来拜访他,并告诉他说自己很想上大学却付不起学费。于是,康维尔博士确定了自己一生的志向,他希望在有生之年,建立一所免学费的公立大学,面向所有学生。康维尔知道这是个很大的挑战,这至少需要几百万美元。但他决心已定,矢志不渝。

  一次偶然的机会,康维尔听到了一个故事,并为其中的深刻寓意打动。故事是这样的:一位住在非洲的农夫,了解到了各地不断发现钻石的消息,便卖掉了自己的农场,走遍非洲大陆寻访价值连城的钻石。但他什么都没找到,最终破产,投河自杀了。与此同时,农场的新主人在农场中捡到了一颗山鸡蛋般大小闪闪发光的石头,出于好奇,他将这块石头装饰在了自己的斗篷上。一位访客看到这块石头后,震惊不已。他告诉这个农场的新主人,这块斗篷上的石头,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大的钻石。农场的新主人说:“什么?整个农场全都是大大小小的这种石头啊。”确实如他所说。这个遍布钻石的农场后来成为了举世闻名的金伯利钻石矿。农场的新主人就靠自己拥有的这几英亩的钻石,成了亿万富翁。

  故事的寓意很丰富,康维尔有自己的理解。他说,财富不是仅靠奔走四方去发现的,它属于自己去挖掘的人、依靠自己土地的人,属于相信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奇迹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一英亩钻石”,只要努力开发自己所属的那块领地,而不是去盲目探索其他所谓更富饶的牧场,就一定能得到它。康维尔博士以这个故事为基础,开始撰写一篇叫做“钻石宝藏”的著名的演讲稿。他无数次向众多观众讲述这个故事,通过演讲,他挣了很多钱,总共大约700万美元(相当于如今的3亿美元)。不过,他也因为过度辛劳,落下很多疾病。这些钱,他一分也没有用于个人享受,而是用来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他终于建成了一所大学,即如今坐落于宾夕法尼亚的坦普尔大学,这是一所穷孩子也能上得起的公立大学。

  “一英亩钻石”的故事,依旧没有过时,它具有永恒的价值:机遇不是突然袭来的,它随时都在——我们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康维尔博士就是这个理念的亲身实践者。而且,比金伯利钻石更珍贵的,是康维尔博士那睿智的美丽心灵和博爱的伟大精神。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新民资讯
   第A09版:新民图视绘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时尚先锋/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烽火周末
   第A14版:新民法谭
   第A15版:新民法谭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万象/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金色池塘
   第B1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B16版:招生培训/人才专版
一英亩钻石
自己的卧室
珍珠港的天使
母爱的文化
“最漂亮”的借口
新民晚报译文/星期天夜光杯B08一英亩钻石 2014-08-03 2 2014年08月0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