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8月0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同庚”深情聚对联
丹青
  今年是甲午年,7月28日(农历七月初二)适逢著名海派艺术大师吴湖帆120周年诞辰纪念日。为缅怀这位书画界巨擘、著名的鉴赏家收藏家,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上海笔墨博物馆主办,海上书画名家后裔联谊会协办的《吴湖帆书画文房藏品展》近日在福州路上海笔墨博物馆展出。

  本次展览展品由吴湖帆之孙吴元京、曾孙吴亦深提供。展品有绘画、书法、信札等珍贵的真迹原件,历年来印刷出版的吴湖帆各种书画作品集,印章和精雕扇骨的拓片等,还有许多吴湖帆收藏和使用的文房笔墨藏品。吴湖帆生前使用的数十支毛笔,大联笔、小圭笔,羊毫、狼毫、兼毫……一应齐全,大多均由上海著名老字号周虎臣、李鼎和、杨振华等笔庄所制。而“梅景书屋用笔”更是当年笔庄名匠为大师量身定制的书画用笔,为其生前深爱的常用之笔。吴湖帆的祖父吴大澂是清代著名金石考古学家,这次展示的许多藏墨均由其祖父吴大澂定制和收藏的“吴清卿学篆”、“吴清卿学书之墨”、“吴清卿先生赏鉴等墨”是曹素功墨坊一百多年前为吴大澂定版所制,至今已历经百年、留传五代。此外胡开文、詹大昌、詹达三等徽墨名家所制之墨,精致隽美,更得藏家保管之善,品相上优,均难得一见。笔墨展品充分显示了海派书画与海派笔墨业同生共存,艺技互辅、相得益彰的亲密关系。令人观后只觉墨香犹在,笔韵永存。

  展览中,还有一副吴湖帆写的对联十分引人注目,这副对联是1943年为甲午同庚会所书。71年前,由吴湖帆和郑午昌、梅兰芳三位都生于甲午年的艺术家发起组织,与同龄、矢志抗日的周信芳、陈少荪、范烟桥、汪业尘、李祖夔、席鸣九、蔡声伯、秦清曾、张君谋、张旭人、章君畴、汪士圻、孙伯绳、陆铭春、陆书臣、杨清馨等文化艺术界、教育界、工商界社会名流代表人物,于1943年中秋,在徐家汇榕园相聚。20位名流年龄相加,恰巧一千岁,故名为“甲午同庚千龄会”。这次聚会,是一次明志抗日,追求光明的义举。此联书陈章侯句:“何以至今心愈小,只缘已往事皆非”。据说吴湖帆为每位同庚兄弟都书一联,此联吴湖帆自留,记为第八联。在拍卖市场曾见吴为周信芳所书一联,记为19联。可能是按照出生先后排序的吧? 

  2014年2月27日,本报《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版刊登了《郑午昌和“甲午同庚会”》一文,引起不少读者的关心。部分甲午同庚会成员的后裔日前在上海笔墨博物馆聚会,他们是郑午昌之子郑孝同、张旭人之子张绶葆、李祖夔之子李名慈、汪亚尘之子汪佩虎、汪亚尘外孙高扬、吴湖帆之孙吴元京、张君谋之孙张文嘉、秦清曾之孙秦焜华、徐光济外孙应国伟和周信芳孙女婿林学之等。他们商定,在今年中秋佳节,组织一场内容更为丰富的大型活动,纪念71年前的“甲午同庚千龄会”聚会,以弘扬前辈名师大义凛然的爱国精神和德艺双馨的高尚品德。 丹青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4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观点/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新视界
   第A18版:新视界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同庚”深情聚对联
倪瓒王蒙合作《松石望山图》
紫砂价埒黄金
红翡绿翠夏日争妍
刊头篆刻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B09“同庚”深情聚对联 2014-08-09 2 2014年08月0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