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8月0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流行词手册
人肉
叶开
  叶开

  “人肉”并不是一个新词,也是旧词翻新的典型例子。

  《三国演义》里,刘备打了败仗慌不择路逃到一猎户家。猎户性情中人,觉得没什么好吃好喝可招待的,于是把老婆杀了让皇叔品尝。《水浒传》里天煞星李逵动辄把人心热乎乎挖出来,热乎乎地吃了。《西游记》里吃人的都是妖怪——妖怪的主要特征就是吃人嘛。有些妖怪专吃小孩,硬说婴儿肉香。战国时期有个土豪爱跟人炫富,一次他把一个妾上锅蒸熟了,还给她穿上活着时的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地抬出来与朋友们分享。传说李自成农民军也是吃人肉的行家里手,他们攻到河南抓住了胖乎乎的福王,洗刷干净、活生生地放在大锅里煮了,炖烂后吃个一干二净。《史记》里说项羽久攻刘邦不下,一气之下把刘邦的老爸绑到阵前,威胁说要将其烹杀。刘邦却脸不改色心不跳地说,我们曾经是结拜兄弟,我爸就是你爸,你吃了我爸就等于吃了你爸,要是你一定要烹杀了你爸,那不如也分我一杯羹?项羽被没操守的刘邦给惊呆了。做大事者是大流氓才行,于是刘邦得了天下。

  鲁迅说,北京现在常用“马虎子”这一句话来吓唬孩子们。这个马虎子,正确写法应该是“麻胡子”,隋炀帝时监修大运河的大臣麻叔谋。据说此公患了一种怪病,爱吃婴儿,他修河修到哪里,那里的人就带着小孩子逃跑一空。

  我中学时读鲁迅总觉隔一层,只学到他“横眉冷对千夫指”那套耍酷做派。《狂人日记》说中国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这一言以蔽之的论述,很令人着迷。上大学读了些空头理论,以为鲁迅小说大有其他深意,“吃人”是指封建礼教泯灭人性云云。后来明白,也许鲁迅没有什么深意,中国历史确实满篇就是吃人。鲁迅所处那个时代,革命者徐锡麟和秋瑾都被吃了。

  回头来说“人肉”这个词,发展到如今,已经有了其他意思。这个“人肉”不再是《水浒传》里娇滴滴、嗲兮兮的孙二娘开店卖的人肉包子,而是一个比喻,是“人肉搜索”的缩写,不同于机器搜索。网络里蒙面骑士颇多,有侠客情怀,爱在虚拟世界行侠仗义。有个护士炫耀自己折磨猫,被广大网友“人肉”出来了,一片谴责之声最终导致她被单位开除。弄虚作假的、欺骗感情的、虐待妇幼的,种种丑恶事件都可能激发网友的正义感,协力“人肉搜索”,还事件以真相,以惩恶扬善。但也有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窥私欲的,例如那年陈冠希艳照门事件,就让很多人心里痒痒,并因此发明了另外一个词:“你懂的”。

  “人肉”的思想基础是同情弱小,呼唤公平正义,手段是“锄强扶弱”、“打抱不平”。背着利剑行走江湖的古代侠士,现在可能转型成了“宅男”,利用网络手段,他们瞬间穿越几千里降落到恶人家里,出现在他们的屏幕前。“人肉时代”做伪君子是危险的,戴着正人君子面具的岳不群们,现在是越来越不容易混了。

  “人肉”也不是万能的,网络红人如郭美美,三年来笑傲江湖,持续炫富,让屌丝侠客无可奈何。即使最近因“参与赌博”被拘捕,遭大媒起底了,仍有人不服,觉得真相仍埋在深处。这就不是“人肉”所能简单完成的任务了,而是需要更透明的政府、更公平的社会环境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4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观点/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新视界
   第A18版:新视界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郭美美何以坑了“红会”那么多年?
解剖一只“另类麻雀”
人肉
为了“他们”活着,请竭尽全力
新民晚报评论·专栏A02人肉 2014-08-09 2 2014年08月0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