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俞亮鑫)备受瞩目的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今天上午揭晓,共评出文学、影视、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五个领域的“终身成就奖”12人、“杰出贡献奖”12人,并产生了“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入围名单43人。
作为上海文化艺术领域的综合性最高奖项,上海文学艺术奖在时隔12年之后重启评选尤为引人注目。此次重启,可视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最新体现,通过展示上海文艺发展新成绩,展现沪上文艺人才新风采,表彰激励优秀文艺人才,繁荣上海文化发展。经过为期近两个月认真细致的评选,最终产生了获奖名单。获得“终身成就奖”的是:方增先、吕其明、陈佩秋、尚长荣、贺友直、草婴、徐中玉、徐玉兰、钱谷融、秦怡、舒巧、焦晃(按姓氏笔画为序)。获得“杰出贡献奖”的是:于本正、王安忆、陈少云、陆谷孙、李莉、周慧珺、施大畏、赵丽宏、奚美娟、黄蜀芹、蔡正仁、廖昌永(按姓氏笔画为序)。
本届上海文学艺术奖设置“终身成就奖”和“杰出贡献奖”,以表彰和奖励为上海乃至全国文艺的繁荣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艺术家。该奖最早设立于1991年。在此前的5届评选中,为上海文学艺术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王元化、巴金、朱屺瞻、朱践耳、吴贻弓、周小燕、柯灵、贺绿汀、施蛰存、程十发、蒋孔阳、谢晋等12位艺术大师曾荣膺此奖。
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评选活动自10月15日正式启动,通过组织推荐、个人推荐、本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共产生458位各个类别的候选人,其中申报“终身成就奖”78人,申报“杰出贡献奖”226人,申报“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154人。在两轮投票评选中,“终身成就奖”和“杰出贡献奖”不搞门类和专业间的平衡,只评选最巅峰的文艺家。“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则立足培养、着眼未来,挑选具有出色文艺才能和较大潜力的年轻文艺家。
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颁奖典礼将于12月17日晚在上海大剧院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