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前按需满足
一岁后培养作息规律
(杨海英 原北京海军总医院妇产科医师)
一岁前的宝宝每天就4件大事儿:吃奶、睡觉、便便、玩儿。这个阶段要完全满足他所有心理和情感需求。父母通过日常生活的细心观察,捕捉孩子的个性化信息,摸清他的生物钟,再稍加支持和限制,帮助他建立自信和安全感。在宝宝晚上睡前最好把屋里的光线调暗、音量调低。宝宝没法自己入睡的时候,妈妈可以陪着他,躺在旁边闭上眼睛一起睡,给他创造一个睡觉的氛围。
多说话多读些书
营造安全感缓解认生
(高寿岩 资深教育专家)
宝宝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家长就要积极地跟他说话和交流,讲故事、读绘本书。用相对较慢的语速,方便他清晰地听到声音和看清家长口型,同时提高语调,让宝宝对我们的说话更加注意和感兴趣。
从宝宝出生开始,家长就要营造非常好的社会交往环境,有意识地让他接触更多的人和事情。宝宝和其他小朋友玩儿,以及参加早教课程,这些都会缓解宝宝的认生。
我们一定要正确解读宝宝的哭闹,合理安抚他。当宝宝没有特殊的原因,希望得到大人的安抚时,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满足法:比如刚开始让他听见妈妈的声音,再让他看见妈妈,最后再去抱起他。
从爬行开始练起
动动手指动动腿脚
(鲍秀兰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儿科教授)
爬行能使全身各个部位都参与活动,为站立和行走做准备。家长应该给宝宝创造一个良好安全的小天地。如果孩子不爱爬的话,可以陪着他一起爬,还可以在前面用一个玩具逗引,或者假装在后面追赶。
7到12月的时候,给婴儿一些小的物体,让他练习捏取,训练婴儿将手里一些小物品,放到一个大容器里头,开始做动作示范,慢慢再用语言示范让他完成。
独立行走的锻炼最好在孩子能够独立站和蹲下站起,并且能够保持身体平衡的时候开始。给孩子准备一个带栏杆的床,或者在沙发和桌子旁让他扶着站。用小车或者滚球引导他迈步,还可以让他推着椅子往前走。我不赞成给宝宝用学步车,因为在里面孩子永远不会摔跤,这样就不能锻炼他协调能力的发展。
更多专家讲解的视频内容,请前往:http://mamapedia.qq.com/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