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化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不朽的梵高”上海首秀被吐槽
~~~“不朽的梵高”上海首秀被吐槽
~~~“不朽的梵高”上海首秀被吐槽
~~~“不朽的梵高”上海首秀被吐槽
~~~“不朽的梵高”上海首秀被吐槽
~~~“不朽的梵高”上海首秀被吐槽
     
2015年05月0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没有原作难以“不朽”
不见真迹何以“梵高”
“不朽的梵高”上海首秀被吐槽
乐梦融
■ 展览现场何雯亚 摄
  昨天,开幕不久的“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在上海新天地太平湖上3000多平方米的艺术城堡迎来了客流高峰。但也有买单观众在参观完毕后“不买账”,他们的意见主要集中在这是没有真迹的多媒体展,冲着梵高的大名购票,一件真迹没有看到,票价还比去年同期的莫奈特展更贵。有梵高之名,无梵高之实。  

  观众买单不买账

  此次展览通过35分钟的时间,35幅巨幕,伴随着交响乐和3000多幅和梵高有关的高清画面有序编排,展现梵高短暂而璀璨的一生。经过梵高大展版权方GE公司的感映技术,展览为不少梵高的画作增加了动画效果。多媒体、高科技让“原作”活动起来,这一技术的衍生手段是否让消费者收获艺术上的观赏满足?

  这一点上,许多观众的意见是有分歧的,有些观众在观展后表示,该展览不仅让梵高的画作更加鲜活,他的一生也轻而易举走进你的心。反对者表示了不满与失望,甚而将感映艺术展戏称为播放带有声光电的PPT,并且指出展览宣传上的模糊概念,让人误以为该展有梵高的真迹出场。

  “如果你是美术学院学生、专业的艺术从业者就不必去看了。真迹展和影像展明显存在区别,真迹上的笔触近在咫尺,可以感受到大师名作的气息。影像展的放大效应再精微,那也不能替代观看原作。看梵高的原作,是怀有对后印象派的艺术朝圣,如果做少儿的美术教育普及,或者带着娱乐休闲的心态去观摩映像感映展,那还可以一看。”观众吴先生强调,他认为这场感映展不值票价。

  豆瓣网友akiek留言道,“感觉梵高这次是商业化市场营销做得最足的一次……希望下次能迎来梵高的真迹。”纯粹的原作展,能否与将真迹玩出“花样经”的感映展览相提并论?两种展览形态,面对的消费受众、消费动机、展览方式并不相同。主办方此前表示,与挂上原作的传统画展不同,新颖的展陈方式正是闪光点。

  感映展览价不菲

  “梵高感映艺术大展”性价比最受到议论。轰动一时的莫奈特展去年4月在沪开展,从法国巴黎马摩丹莫奈美术馆引入真迹,展出包括40幅莫奈真迹在内的55件展品,光保险费用就是天文数字。莫奈特展门票是100元,格瓦拉网购买打7折。“梵高感映艺术大展”没有梵高原作展出,如需在昨天现场购票看展,节假日160元、周末和平日票分别是130元和110元,儿童全票,在格瓦拉网上购买有8折左右的优惠。所以有观众观毕在微信朋友圈留言:有冲动的观众要谨慎!

  本报记者 乐梦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刊
   第A10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11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12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读者之声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健康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新民资讯
“爸爸妈妈”摩肩至 “兄弟姐妹”接踵来
没有原作难以“不朽” 不见真迹何以“梵高”
今年将举办互联网电影嘉年华
郭敬明曝《爵迹》 首位主演范冰冰
《我们退休啦》今开播
广告
新民晚报文化新闻A18没有原作难以“不朽”
不见真迹何以“梵高”
2015-05-04 2 2015年05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