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在拍场里除了传统买家之外也就电话委托,现在又出现了第三种竞拍力量——互联网订单买家,并因为落槌数额巨大而显得异常新鲜。拍卖方保利表示,去年的这两件拍卖的成功落槌,预示着中国传统拍卖格局的改变,艺术互联网挺进亿元时代。
不仅是成交记录纷纷落下大单,网络艺术品交易平台也逐渐增多。互联网创新企业“万一文化”,为艺术品交易市场打造的全新交易平台“艺成交”日前上线发布。得益于大数据时代,“艺成交”手机App平台及其后台管理系统的推出,将为广大参与者提供交易新空间。类似平台可以在深化艺术交流、互动、推广的同时,进行科学的数据积累与分析,从而做到信息定向发布、资源个性推送、信用等级评定、财务流程整合、商品物流监控等全方位保障。
根据业内人士透露,传统拍卖公司中,差旅、场地租金和图录费是主要成本,而艺术电商可以有效减少此类支出。在成交类别里,低于10万元的拍品占了拍卖成交总额的三分之二,而这类中低端拍品同样耗费精力,因而拍卖公司不太愿意交易。但是,网络大大节省拍卖费用,从而把目前高达25%左右的高额买卖佣金下降一半左右。第三方交易平台是网络交易的一个方向,方便拍卖公司登录交易,而平台不参与交易本身,只当裁判不当运动员,能够确保交易的公平公正。但是平台会对拍卖方的资质进行审核,比微信拍卖负更多责任。但作为行业内人士和第三方,对拍品的真伪进行干涉,利用知识追踪拍品。并借鉴淘宝经验,引入客户对商户的评分,增设商户的信用等级,在交易过程中冻结支付资金直到买方确认为止。
在大众眼里,艺术、艺术家、艺术品,向来高冷,消费不起,避之不及。那么,若是让艺术与电商相遇,让艺术品登上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是否能够为艺术品交易带来突破?
除了搭建平台的App外,也有效法京东当当的直接向卖家直销的B2C模式,主持人曹启泰开创了艺术品直购平台“艺高高”,主打当代原创艺术品,力图让艺术品更亲民。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