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业界专家认为,教育思路接地气才能培养接地气人才
~~~业界专家认为,教育思路接地气才能培养接地气人才
~~~业界专家认为,教育思路接地气才能培养接地气人才
~~~业界专家认为,教育思路接地气才能培养接地气人才
~~~业界专家认为,教育思路接地气才能培养接地气人才
~~~业界专家认为,教育思路接地气才能培养接地气人才
~~~业界专家认为,教育思路接地气才能培养接地气人才
     
2016年01月0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能动手心踏实的大学生不怕没人要
业界专家认为,教育思路接地气才能培养接地气人才
易蓉
  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加上产业结构调整,部分行业受到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刚刚启动的2016届毕业生就业季是否遭遇寒冬,毕业生就业是否面临困境?记者前天在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行业协会”专场就业洽谈会上发现,受经济形势影响部分行业的确存在萎缩,但制造业仍然急需实干技术人才,用人单位为培养人才梯队,对学习能力强、动手能力强、心态踏实的本科生仍求之若渴。

  一线技术人才需求大

  就业季才拉开帷幕,上理工材料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蒲莹莹感到“今年真是寒冬来了”,“我们在对接行业时发现,今年钢铁、电气等行业下滑严重,企业自身规模缩减,用人需求自然也减少了。”不过,即便如此,学院好几位学生已经每人拿到了2至3个企业的用人意向。蒲莹莹感慨,无论大环境如何,每年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心态平和的学生总是很“吃香”。

  “材料专业的大学生我们上海企业尤其需要,”新材料行业协会秘书长吕家申表示,新材料行业占据上海材料工业20%,也是推进行业转型的主力军,人才需求旺盛,但却常常面临人才短缺的尴尬。她解释,一方面是很多学生盲目以为出国深造会有更好的出路,一方面制造业企业大多坐落郊区且大学生对一线岗位往往“安不下心”。“企业需要不同梯度人才,我们的会员单位更多需要在一线动手操作的技术工,但又要学习能力强、将来能领课题有担当的员工。这样的工作其实有很大成长空间,关键看大学生是否愿意抓住机会。”

  对接行业促进就业

  “说实话,现在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不太高’,”上海模具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德普指出,“教材、教师思路与企业生产实践之间总体还是相差太远,培养出来的学生对行业、企业、岗位都不了解,这是普遍现实。”刘德普认为,真正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能仅仅在就业环节进行校企、校行业对接,而应该从教学思路、实践实习、教材等多方面对接合作,共同培养“接地气”的人才。

  高校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学院党总支书记冯慧春介绍,学院主动与行业对接目的就是想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目前,该学院已连续6年本科生就业率达到100%。

  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生态上海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互动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3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新民楼市
   第B0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7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08版:好吃周刊
   第B09版:好吃周刊/美食物语
   第B10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美食专列
   第B12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1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1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1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16版:广告
中医诊疗之旅海外受推崇
能动手心踏实的大学生不怕没人要
腾讯众创空间杨浦开园
农历猴年来上海科技馆看猴赏蝶
中华艺术宫变身艺术课堂
市红十字会“千万人帮万家” 迎春募捐帮困活动今启幕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8能动手心踏实的大学生不怕没人要 2016-01-07 2 2016年01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