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技术人才需求大
就业季才拉开帷幕,上理工材料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蒲莹莹感到“今年真是寒冬来了”,“我们在对接行业时发现,今年钢铁、电气等行业下滑严重,企业自身规模缩减,用人需求自然也减少了。”不过,即便如此,学院好几位学生已经每人拿到了2至3个企业的用人意向。蒲莹莹感慨,无论大环境如何,每年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心态平和的学生总是很“吃香”。
“材料专业的大学生我们上海企业尤其需要,”新材料行业协会秘书长吕家申表示,新材料行业占据上海材料工业20%,也是推进行业转型的主力军,人才需求旺盛,但却常常面临人才短缺的尴尬。她解释,一方面是很多学生盲目以为出国深造会有更好的出路,一方面制造业企业大多坐落郊区且大学生对一线岗位往往“安不下心”。“企业需要不同梯度人才,我们的会员单位更多需要在一线动手操作的技术工,但又要学习能力强、将来能领课题有担当的员工。这样的工作其实有很大成长空间,关键看大学生是否愿意抓住机会。”
对接行业促进就业
“说实话,现在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不太高’,”上海模具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德普指出,“教材、教师思路与企业生产实践之间总体还是相差太远,培养出来的学生对行业、企业、岗位都不了解,这是普遍现实。”刘德普认为,真正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能仅仅在就业环节进行校企、校行业对接,而应该从教学思路、实践实习、教材等多方面对接合作,共同培养“接地气”的人才。
高校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学院党总支书记冯慧春介绍,学院主动与行业对接目的就是想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目前,该学院已连续6年本科生就业率达到100%。
本报记者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