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他是《宝莲灯》里的刘彦昌,是《梅妃》中的李隆基,也是《智取威虎山》里的杨子荣。舞台下,他身姿挺拔,嗓音洪亮,行事雷厉风行。他就是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李军。
2014年,李军作为上海的六个代表之一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那次经历让李军至今难忘,也让他深感自己有责任要为弘扬京剧艺术做更多的事情。2015年6月,李军艺术工作室落户延安西路江苏路口的佳都大厦4楼,一个京剧票友们交流、演出的空间,就此诞生。
1 被藤条抽进梨园行
作为京剧界影响甚广的老生演员,李军不仅深受广大戏迷的喜爱,更是获奖无数,曾获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最佳表演奖、梅兰芳金奖大赛(生角组)金奖、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荣誉奖等。
李军出身梨园世家。外祖父是河北梆子演员,父母都是京剧演员。许是家庭氛围的熏陶,儿时的李军便对京剧有了特别的兴趣。
父母工作忙顾不上照看孩子,就将李军放在外祖父家。外祖父买了把京胡给李军,李军竟然无师自通,只要是他熟悉的京戏,都能拉得有模有样。没多久,京胡就被李军弄坏了,外祖父说:“看你也不是个拉京胡的料,干脆练功吧。”
回忆起当时练功的情形,李军说:“那真的是苦啊,把腰放在腿上生撅,我天天哭,真不想干这行,我外祖父拿藤条打我。我就是被外祖父的藤条抽进这一行的。”
1978年,中国戏曲学院到山东招生,李军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戏曲学院“文革”后的第一届学生。戏曲学校的5年学习让李军受益匪浅。在校期间,他先后师从叶蓬、王世续、刘盛通、李世霖、傅德威等名师,学习了《杨家将》《伍子胥》《红鬃烈马》《四郎探母》等二十余出“正工”老生戏。“当时,学校的校长是史若虚先生,他主张给我们开双轨课,文戏武戏都要学。在老师们的严格教学之下,我们的基本功都练得很扎实。”李军说。
2 香港救场拜师马长礼
李军出科后转益多师,在北京拜师梁庆云,马长礼和李鸣盛,赴台湾问艺胡少安,到香港求教钱培荣,近年又集中向杨派艺术家汪正华先生学了一批剧目。李军对自己的传道授业老师十分敬重,感恩于心。
1988年6月,香港“京鼎影业公司”从北京、上海、山东等地邀请了十几位知名京剧演员到港演出,李军也在其中。演出吸引了大批京剧迷,连续几天,场场爆满。
这一天,正是京剧表演艺术家马长礼出演京剧《清官册》。马长礼在后台提前化好妆,正要登台时,嗓子却突然失音。在场的几位老生演员虽然也颇具水准,但一方面对《清官册》的戏不熟,另一方面,那是马长礼的拿手戏,没人敢轻易举旗救场。情急之下,一同应邀参加演出的裘派名净方荣翔想到了李军。
娴熟的动作,镇定自若的神情,加上英武的扮相和洪亮的嗓音,李军的演出赢得了台下千余名观众的掌声。《清官册》圆满完成,马长礼走上台,拉着李军连连向观众谢幕。回到后台,马长礼定定地看了李军好一会,李军被看得不知所措,却听到马长礼对周围的人说:“这个学生我收下了,我要把我所有的戏都教给他。”那一年,李军25岁。
3 “有进步”是最大的褒奖
1991年,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当时,在山东省京剧院工作的李军参加了比赛,参赛作品是老生戏《击鼓骂曹》。李鸣盛先生是大赛评委之一。他看过彩排后,向素不相识的李军指出了一个错误:一个字唱“倒”了,并告诉了李军正确的唱法。第二天正式演出时,李军改掉了之前的错误,李鸣盛在台下颇感欣喜,对李军留下了好印象。那次比赛中李军获得了“最佳表演奖”。
相识之后,李军每次到北京都去李先生家里求教。1995年,李鸣盛正式收李军为徒。
每次李军到北京学戏,都住在李先生家里,李先生专门收拾出了一间房间。李鸣盛因为健康原因不能吃肉,但只要李军来,必定让妻子炖一锅红烧肉或者熬上一锅牛尾汤。他说:“小军身体太单薄,要给他好好补一补。”
有一回,李军到北京参加“京剧之星”演出活动,因为同时还有其他戏要排,年过古稀的李鸣盛竟然亲自出马,替爱徒到电视台走台、站地、当替身。
李鸣盛晚年生病,去世前,李军去看望老师,带着录音专辑的样带给恩师听。听完,李鸣盛说了三个字:“有进步。”李军说,这是老师对自己的唯一表扬。
4 事业巅峰再拜师只为悟道
另一位李军经常挂在嘴边的老师是杨派传人汪正华。问他,为何在演艺生涯颠峰期还要拜师?李军的回答是:“悟道。”
在李军的少年时代,同为京剧演员的父母曾与汪正华有很多交往,那时,几乎每周李军都会跟着爸妈去汪正华家。李军说:“有一年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我和汪先生在一个化妆室里,很多往事涌上心头。回上海后,我经常去汪先生家聆听教诲。我发现,汪先生对杨派的理解相当深刻,他说的那些是我以前阅历不深时难以体会的,便萌发了拜师的念头。”
2007年1月,汪正华正式收李军为徒,并对他提出要求:收敛火气,重新下卦。他对李军说:“你先原汁原味地学下来,按照我教的去演,先不要辨别对错,等演出几次后慢慢琢磨,再考虑适合自己的演法。”
在汪正华的指导下,李军掌握了杨派用嗓技巧和劲头,使得中低音变得更宽厚了。在演唱、念白等细节上也有明显提高。
汪先生看在眼里,满意在心里,口头上对李军的肯定却只有一句:“有点杨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