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老虎的平均寿命在20多岁。所以当21岁的雅虎上周结束“技术生命”,也算寿终正寝。
对中国的“70后”“80后”来说,雅虎是他们步入互联网的领路人,这么说也许一点不夸张。1995年创建在硅谷,正值互联网时代初期,雅虎的两名当家人凭借初创企业冲劲,历年推出搜索引擎、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网页广告,无不走在技术创新前沿。桌面电脑年代,雅虎独创“门户网站”,汇聚信息、集成服务,诠释出“网络内容供应商”的全新概念,风靡一时,各国群雄竞相效仿。
1995年至今,是互联网“进化论”最残酷的时期,从网站到社交媒体,从有线网络进阶无线网络,由桌面电脑转向移动终端同步……雅虎每一步都在落后。
“虎”落平阳谁之过?企业诞生一年多就进入资本市场,股票上市,雅虎成为信息技术行业造富“先驱”,2000年股价一度升至每股125美元,企业市值1300亿美元。可是,资本市场是一把双刃剑:与多数上市企业相同,技术创新须以推升经营业绩为导向。股价升至最高点的同年,雅虎向谷歌“外包”了搜索服务,给了后者“长脸”的机会,为自身走下坡路埋下伏笔。
过早受到资本市场牵制,经理人主导、技术人员边缘化,雅虎的创新能力走了下坡路。一个科技企业,一旦失去创新能力,只能以并购寻求拓展。以经理人主导,一切向钱看,从2001年开始,即企业成形6年、股票上市5年后,与雅虎相关消息大多不涉及技术,更多的是管理层变动、尤其CEO换人,以及与投资者纠纷。即便在公司决定出售核心资产的年初,仍传出董事会内斗的消息,CEO梅耶尔雇用传奇投资家夸冲当顾问,而董事会则向高盛、摩根大通咨询意见,以至于错过很多优质的潜在买家,最后匆匆卖给韦里孙通信公司,结束技术生命,改做投资机构。
雅虎趴窝,市场因素有之,内在因素甚之,归根到底,败于花花绿绿的纸钞。在中国的创新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弄潮、屡屡斩获风投公司一个又一个天价投资的当下,雅虎传奇留下的,不应该只是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