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8月0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是我,是我”的传染病
吴兴人
  吴兴人

  人类社会在进入老龄社会后,孤独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据悉,日本最近发生了大量的“是我,是我”诈骗事件,其手法主要是给老人打电话,自称是老人的儿子或孙子,“是我”丢了公司的钱,“是我”闯了祸,需要一笔钱,让老人给他汇去。这种拙劣的骗术竟屡试不爽,2015年的受害金额高达151亿日元。

  日本老人为何易于受骗?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子孙已多年不和他们见面,他们甚至已不熟悉子孙的声音。因为孤独,一听说是儿孙来电,就喜出望外,顾不得细细分辨声音了。日本网络杂志《Suzie》对300名日本老人的调查结果表明:有39%的人回答说“有难以忍耐的孤独的时候”。

  屠格涅夫在《老人》这首诗里写道:“阴暗艰难的日子来临了:自己的疾病,亲人的痛楚,老人的凄凉与暗淡……你所珍爱、你为之献身的一切,正在一去不复返的衰败和瓦解,生活已经走着下坡路。”这一切,如果再加上孤独,老人的日子就更不好过。

  日本的“是我,是我”诈骗事件,在中国各地也以大同小异的版本同样出现。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876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0.3%的受访者发现当下针对老年人的骗局非常多,同时有94.2%的受访者感觉身边的老年人容易上当。受访者认为原因之一是老年人缺乏关爱,骗子乘虚而入。老年人多少又都有些积蓄,他们把老头老太哄得特别开心,叔叔阿姨叫得亲热,有的干脆直接叫爸叫妈。许多推销保健品的人员便能诱使他们爽气地把大把钞票拿出来。有些受骗的老年人并不认为在金钱上受到了欺骗,而是感受到了来自这些人员的温暖和关怀,邀请他们去旅行、听讲座,花点钱买保健品也值。

  在中国,孤独成为一个见怪不怪的“传染病”,侵扰着数以百万计的老人。从事老年人生活状态研究多年的社会学家李培阳曾接触过一位腿脚不好的独居老人,因为几天没人和他说话,老人故意弄坏了家里的抽水马桶,目的就是想和上门服务的修理工聊聊天。为摆脱孤独,不惜出此下策,这是一个极其令人心酸的事例。

  忍受孤寂的痛苦是一种莫名的痛苦。短暂的或偶然的孤独不会造成心理行为紊乱,但长期或严重的孤独,可以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是我,是我”诈骗事件在日本和我国的不断出现,提醒不能陪伴在老人身边的子女:多和父母沟通,让老人走出孤独与疾病的恶性循环。这里,还要提醒做子女的重温古诗“树欲静而风不止”的下半句:“子欲养而亲不待。”请放慢你匆忙行走的脚步,等等年迈的父母,别让你的爱迟迟不来。待到生养你的父母不在人世,你再想孝敬他们,则无亲可尊奉,后悔也来不及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2016里约奥运会倒计时3天
   第A20版:2016里约奥运会倒计时3天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8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不要误读“好人法”
当雅虎成了“纸”老虎
套路
在规范中呵护“微购”
“滚雪球”
“是我,是我”的传染病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是我,是我”的传染病 2016-08-02 2 2016年08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