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拳头”令人担心
今年7月土耳其发生未遂军事政变后,因契尔利克空军基地内的多名土耳其军官被指控参与政变,外界也因此对存放在该基地的美国核弹的安全感到担忧。
说起因契尔利克空军基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土耳其刚刚加入北约,美国便以兴建训练基地为名,在因契尔利克大兴土木。1954年,因契尔利克基地竣工,土美两国签订联合使用该基地的协议。因契尔利克与莫斯科的直线距离约1600千米,而美军B-29轰炸机的作战半径超过2600千米,因契尔利克基地就此成为美国和北约进攻苏联的“桥头堡”。冷战时期,美国在该基地储存了大量核弹,充当“北约拳头”。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网站称,该基地的25座机库式地下掩体最多可存放100枚B61战术核弹。虽然存放数量从未饱和,但2000年的核弹存量多达90枚。如今,该基地仍在使用的地下掩体有21处,存放着约50枚B61核弹,占美国B61核弹总量的四分之一。
美国蒙特雷国家研究院学者杰弗里·里维斯认为,存放在该基地的核弹短期内是安全的。他指出,核弹存放点有内外双层警戒,外围的土耳其军人只负责早期预警,内圈全由美军值守,他们有权对任何闯入者“先斩后奏”。去年,美军还掏钱加固了安全设施,包括增建护栏、照明设施和入侵侦测传感器等。更关键的是,B61核弹非常重,必须使用专用车辆运输,不可能被偷偷运走,弹体上有“核武启动安全锁”,除非得到美方授权,否则无法引爆。不过,他也承认,把核武器存放在一个政局动荡的国家并不明智,因此长期来看,这些核弹还是应该被运走。
可能伺机“悄悄”运走
B61是一种由飞机投掷的核航弹,问世于上世纪50年代。迄今为止,美国共部署了825枚B61核弹,其中约200枚部署在欧洲,是美国最长寿的战术核武。目前,美国存放在欧洲的B61核弹有2种部署方式:其一,部署在盟国的军事基地,可由盟国飞机投放,也被戏称为“东道国核弹”;其二,部署在欧洲的美军基地,只能由美军飞机投放。
据悉,因契尔利克基地内部署的核弹属于第二种,由美国空军第3基地联队所属弹药支援中队掌握,兵力约1000余人。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因契尔利克基地存放有美国核武器,但该基地并不允许美军战斗机或轰炸机长期部署。理论上来说,如果需要使用这些核弹,美军必须临时调遣飞机飞往该基地,在基地内装弹后投入作战。冷战期间,为了绕开战机不能长驻的限制,美国派驻该基地的4架战机和人员每周都要与德国基地轮换一次。
尽管美国尚未确认是否将核弹撤出因契尔利克基地,但已有“下家”表示愿意接手。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欧洲动态”网站称,罗马尼亚的德韦塞卢基地可能会接收这批核弹。另外也有消息称,乌克兰希望接收美国核武。美国官方的说法则是,核武动向是机密,不能讨论。有专家分析称,美国可能会在不知会土耳其的情况下,以正常换防或飞机过境等方式,悄悄将核弹转移,去向保密,这方面美国人很有经验。
美用核弹“控制”欧洲?
冷战结束后,许多欧洲国家开始就“美国继续在欧洲部署核弹的必要性”展开讨论。“留核派”认为,核弹是美国对盟国持久义务的象征,可以威慑俄罗斯并防止北约成员国自行研制核武器。“弃核派”则认为,美国在欧洲存放核武器没有意义,还可能成为恐怖分子的目标。
分析人士指出,土耳其境内核弹的去留问题也是美俄战术核武器之争的延伸。资料显示,战术核武器有着重量轻、便于机动、打击精度高和威力可调等特点,比战略核武器更容易在战场上使用,因而受到有核国家的重视。华盛顿智库史汀生中心发布报告称:“存放在因契尔利克的美国核弹曾给俄罗斯造成巨大压力,一旦撤出,北约将受到来自俄军战术核武的威胁。”不过,许多欧洲国家民众认为所谓“俄罗斯的威胁”只是军方和军工利益集团掏政府钱袋的借口,他们对美国存放在欧洲的核武器也越来越反感。
虽然在欧洲面临越来越多的反对声音,但美国显然不会轻易从欧洲撤走核武器。据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从2013年起就计划升级部署在欧洲的美国核弹,提升可靠性和打击精度,相关预算高达百亿美元。美国核问题专家汉斯·克里斯滕森表示,完成升级的新核弹将于2019年部署到欧洲,“届时,5万吨当量的战术核弹就能实现过去36万吨当量战略核弹的作战效果”。
英国《卫报》认为,即使美国在土耳其的“核据点”暂时不保,也不会动摇美国继续在欧洲部署核武器的决心。一方面,在欧洲部署核武器可强化美国对北约的领导地位,保持美国在欧洲防务政策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另一方面,这些核武器也可以成为今后的谈判筹码。此外,美国还可以通过选择新的核弹部署国,扶植新的军事盟友。 于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