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领袖们的经济政策,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没有一个经济体能够独善其身,摆脱整个大环境而拥有自己的小气候。成功的经济政策并不局限于特定时间段特定地域,而存在于整个时间轴、整个世界。对于任何一个经济体来说,发展经济的最终目标肯定要让全体民众都富裕起来,然而在当今全球,如果不考虑其他经济体的利益,而仅仅从自身考虑,有时候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更有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这样的情况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的意义已经大大超过了其当初设立的初衷。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经济数据比以往更受到全球的关注。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去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27.8%,高于美国的15.3%。今年全球产出预计增长3.3%,中国对全球增长的贡献估计为28.5%。学界预计,即便增速略有放缓,中国仍将是全球增长最大贡献者。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成为了一种“稀缺品”,因而此次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更有专家将其称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一次国际路演。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体系中的重要性增加,中国经济与世界如何互动,已经成为了各方最关注的经济话题之一。
当今的全球经济所面临的已经不再是一个最坏的时候,因为在中国经济的带动下,全球经济已经逐渐从最低谷走出来;但现在也肯定不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中国与世界经济日益呈现“双向对流”,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对于中国经济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加上中国经济自身也在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并进行供给侧改革,因而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曾警告,全球经济的持续低增长会产生“伤疤”效应,将降低潜在产出,进而削弱消费和投资,即世界经济增长失速,陷入普遍长期停滞。因而,在此次G20峰会上,需要与会者给世界经济摆脱当前困境找到新思路、发现新路径。
如果说1998年的金融危机,让人们记住的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和财长鲁宾、副财长萨默斯,那么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G20机制,则让市场看到了全球经济治理需要这样一个重要平台。在分析人士看来,G20杭州峰会可望成为G20协商机制由短期应对危机向中长期政策制定和全球经济治理转型的分水岭。
全球经济增长迫切需要走出平庸,远离危机,动力来自哪里?这就是共同创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有关数据显示,在中国的带动下,这些年来,全球GDP的60%、经济增长的85%来自新兴经济体。中国推动了全球大宗商品的一轮超级牛市和新兴经济体的繁荣。但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及房地产去产能和去库存,以及西方经济进入“新平庸”,新兴经济体正在经历一轮大回调,这就更需要主要经济体在合作上不断创新。正如习近平主席在G2O杭州峰会开幕致辞中提到的,“二十国集团有责任发挥领导作用,展现战略视野,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开拓路径。”有关专家认为,G20杭州峰会将推进中国经济影响力转变为全球发展的新动力,意味着世界有机会分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催生全新的经济形态。当今的全球经济最需要的,就是敢于创新、不断创新的“弄潮儿”。 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