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9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代艺术不该是无脑艺术
达世奇
  ◆ 达世奇

  自媒体对艺术评论的传播有利有弊,不利处则在于不专业的文章广为流传误导读者,其中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就是问题之一。

  目前艺术评论有两种态度:(一)认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具一定水准,应该被世界认可。(二)认为整个世界的当代艺术都是骗人的把戏,甚至是阴谋。

  先说(一),看到有文章呼喊,要与世界艺术舞台死磕,占一席之地。这个愿望是好的,比当年徐悲鸿法国留学回国的雄心和气魄大。但是现实的情况是,除了传统书画艺术是中国独有,其它仍然是西方的学生。徐悲鸿学了古典与浪漫的写实技术,带领中国半个世纪。然而当西方当代艺术成了中国的老师后,这种学习似乎变得唾手可得,轻而易举,无师自通,只要看看西人的作品就会了,无需学校和美院的教学,这是不了解当代艺术的精髓所致。

  尽管花钱可以占领市场,但是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我还是要对中国的“当代艺术”提出疑问1:改革开放三十年过去了,改革开放之后的时代有没有得到很好的表现?或者,当今的世界科技,社会或人类学的超时代有没有展现?疑问2:在艺术形式上,目前停留在抽象,超现实和照相写实以及媒介多向视觉装置等等的模仿和跟随。有谁创造出独立的艺术哲学和自己独特的视觉形式,来替代“老师版”的形式?

  另一个普遍的现象是,许多画家都会用无主题,无深思的随性创作来充当自己的艺术“理念”。有人找出抽象表现主义大师的只言片语来证明,说是不经过大脑思考的画才是好画。

  西方每一个流派都有自己的宣言,或者称创作理念。马奈称物体可以画成平面的,塞尚认为物象都是立体的。超现实主义描写恐怖与神秘,未来主义画出工业时代的动感和混乱。到了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决定要用自己生理冲动来作画,不用理性思维,而是听着音乐用即兴起舞的节奏来挥洒。这个创作的理念,可笑地被“无思维”的惰性创作者当成了依据。显而易见,抽象表现主义要独辟蹊径,与众不同,避开前人所有的理念与创作风格,必须先要有一个大计划,大构思。怎么可能不经大脑思考?真正的不思不想的作画,只会将以前的惯性表现技术重复再重复。如果美术学院毕业后没有开创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法,那么就是不断重复美院学生千篇一律的写生习作。

  再说(二),最近一次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一卷铁丝放在地上,开价10万元。这一类轻而易举的“作品”造成了极端的反对态度:因为太容易炮制,所以是一堆垃圾,骗人的把戏,从而把当代艺术全盘否定。

  持这类观点的人,通常会拿杜尚的小便池《泉》作为例子来鞭尸,因为它被认为是当代艺术的开启。我认为,解剖这件作品,可以找到开解当代艺术之门的钥匙。

  马塞尔-杜尚,1887年出生于法国,二次大战后移民美国,死于1968年。他在法国的早期绘画是印象主义,未来主义和立体主义的。从这一点,可见杜尚明白怎样才能通向艺术的突破之路再创高峰:首先要紧跟今日的发展来学习艺术,接着开创自己的视觉风格。1911年他画了《下楼的裸女》在法国被排斥,理由是这幅画将立体主义与未来主义混合拼凑。但是到了美国展出,却又被认为太过超前。因此杜尚之后的创作,对于社会的保守观念有了反叛的情绪,在达达主义的路上走得更远。

  1913年,他用一个自行车轱辘接在一个凳子上作为雕塑《自行车轮》。同年,他又用一个打开的木箱作为作品《三个标准的修正》。1914年,他用一个金属的瓶架子作为雕塑作品展出。1915年,他找了一把铁铲,取名《折断胳膊之前》。1917年,小便池《泉》诞生了。所以,杜尚拿实物当成艺术品,已经有了多年的实践经验。绝不是“脑筋急转弯式”的突发奇想,随便拿了一个小便池去“滥竽充数”的。

  在对实物的选择上,一个有了自己系统理念的艺术家,会有精细的思考。杜尚没有选择脸盆,木桶或者其它物件。为了对应古典艺术常用泉水的题材,和崇古的拉斐尔前派众多美女与喷泉的绘画,杜尚选择了男人的小便池。这个作品的标题《泉》,使实物在感觉上的移情移性作用凸显,与古典美女对应确实冲击力巨大。杜尚在刚出厂的小便池上写下出厂年份,是一种间隔作用,使与厕所使用小便池的真实感拉开距离。从造型上看,外形大轮廓的三角与内轮廓细部的弯曲,在抽象立体造型的变化上有了对比与和谐,不那么单调。小便池的色彩是瓷白色,如果它不是今天人们使用的小便池,这个外表色质的选择具有白大理石的元素,对应古典艺术具有合理性。

  应该说,任何一个艺术形式都有它的发挥空间,同时又有它表现的局限性。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换上你,把杜尚这个“哥伦布”式的点子送给你,你能找到比小便池更恰当的另一个实物来表现《泉》这个讽刺的主题吗?

  一个新的艺术形式,无论多么简单,原创只有一次机会。哥伦布坐船发现美洲,后来你就算坐飞机去也不能与哥伦布相提并论。发现新大陆的历史意义,是看后来对世界的影响。我从法国艺术家米罗的表现性超现实主义中看到,他用一把真的雨伞贴在画面的局部上。后来人们用实物拼贴的手法越来越多,造成集合艺术的诞生。包括环境艺术,大地艺术,行为艺术和媒介多向视觉等等在全世界流行,都是得到了杜尚的启发。难道米罗和众多艺术家发展了混合材料的艺术,都是陷入了杜尚的“阴谋”?世界历史发展的过程证明了一个真理: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6版:夜光杯创刊70周年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家装专版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6版:家装专版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有些话憋不住还是说了
当代艺术不该是无脑艺术
广告
新民晚报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C02当代艺术不该是无脑艺术 2016-09-10 2 2016年09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