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的吴佩芳是原上海市徐汇区建襄民办小学校长,她带头创办上海第一所“弄堂学校”建襄民办小学的故事,曾被改编成现代戏剧 《鸡毛飞上天》,在老一辈上海人中口口相传,成为人民教师的楷模。韩正和市领导尹弘、翁铁慧登门看望吴佩芳校长,与她亲切交谈,仔细询问她的身体情况和日常起居,倾听她对于当前上海教育改革的建议。
墙上挂着一张吴佩芳校长当年在三尺讲台上的老照片,她身后工整清晰的板书,今天看来依然熠熠生辉。韩正说,我们不能忘记老一辈优秀教师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的无私奉献,他们认认真真教书育人的精神风范,应该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吴佩芳告诉市领导,只要当过教师,就永远有着教育情结,自己虽然已经86岁了,但依然对自己的学生们、对学校的每块砖每扇窗有着深深的感情,依然愿意为上海教育改革创新贡献力量。韩正紧紧握着吴佩芳校长的手,感谢她对于教育事业的热忱,祝她健康长寿。
60岁的陈舜胜是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系主任,登门看望陈舜胜教授时,韩正与陈教授探讨起当代大学生的特质。
陈舜胜说,做一名教师就要心中有爱,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可塑性很强,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要时时用心去引导。为了融入自己的学生,陈教授很早就用起了微信,现在朋友圈里有1000多个学生好友,他每天都会与大家交流想法,经常以朋友圈的正能量引导大学生们向上向善。韩正说,遇到好老师是学生一生的幸运,当代大学生知识面广、视野开阔,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引导他们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走好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对于他们整个人生尤其重要。
杨雄来到2016年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西南位育中学党委书记、副校长金琪家中,感谢她为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并致以节日祝福。与金老师交流时,杨雄说:“教育不能唯分数论,学校也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老师们要言传身教、立德树人,让学生全面发展。”杨雄叮嘱教育部门,要进一步重视德育教育,探索建立相关指标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治疗性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闻玉梅年过八旬,仍精神矍铄、思路敏捷。杨雄登门看望,为闻院士送上鲜花,祝她教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