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到南京一家海鲜楼吃饭。主人是这家店的老板,精通食材。鱼蟹虾贝都是同类中好的,记得蚝是法国吉拉多。新鲜自不说,而且齐全。两天下来,除了鲜松露和河豚鱼刺身没吃到,其他榜上有名的大都领略了。有时,还打破常规,比如大竹荚鱼和金目鲷刺身一般不同时上,但为了比较,也一起上了。
应该算,这是近年来丰盛而好的饭。吃一次饭,听主人介绍,好像上了一课。不过回来后,只记得好吃和东西多,跟在佩鲁贾一家酒庄吃米其林厨师的席一样,吃什么反倒不清晰了。
主人告诉我们,食材要新鲜、品质好,要尽量突出食料本身的特点,不要过度加工,掩盖食材自身的特点。
一些细节,也因可以和以往的经验比较而记住。如前菜中的盐水小红皮花生,纵向去一半壳,方便而美观。牛舌用旺的钢炭火烤,当场碾磨地中海海盐撒上,站在火边就吃,脆嫩鲜美。香肠鲜香、咸淡适中、软硬正好,肠衣无蒿味。问了一下,其中一味料酒加的是洋河大曲,不禁好奇,如果放茅台或六十八度五粮液会怎样,只是不好意思和主人说。
到了一定时候,就纯粹的吃而言,丰盛高级昂贵已不主要了。简单而好,同样令人喜好和有记忆。京都四条通有一家渍物白饭的套餐,因人多没吃到,朋友下回去吃了,觉得是美味。茶友那里日本电饭锅煮新米饭,腐乳、酱菜、紫菜蛋花汤,同样吃得心满意足。
有一个朋友在东京旅游时,天天起早去筑地鱼市场吃蓝鳍金枪鱼的腹肉大脂,十分美味。我想如我,去一次,体验一下,作为一种人生经历,可能不会天天去。
记得一位老师说过,对于他,除了不要吃的如黄鳝等,其它吃起来都一样。当时颇不理解,食物和食物怎能一样?现在稍有领悟,能吃的食物其实是大同小异的。能产生快感的,就是美食,不在于家常日常或珍贵昂贵。
返朴归真,以前多在理念层面,现在,身体和心理慢慢地自然地和它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