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的儿子特别喜欢《小猪佩琪》动画片,这对来自英国的猪姐弟牢牢抓住了他的心。远在美国的朋友也说,在他们那儿,佩琪和乔治姐弟是小朋友心中大热的角色。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风靡全球”。一部好的动画片,能得到全世界观众的认可,甚至经过若干年的反复播出依然热度不减。在我记忆中,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少。不止影视作品,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能找出几个称霸世界多年的知名品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我们。
这当然得归功于优秀的产品本身,但最先要谢的,却是“全球化”的世界。因为“国界”的概念越来越模糊,全世界的人都得以迅速分享全球化带来的一切。身处地球各个角落的人们开始使用同样的商品——德国或澳大利亚的青年脚上的鞋子同样来自浙江;越南或美国的国民为同一款新手机的发布欢呼雀跃;中国和荷兰的小朋友吃上同一款奶粉;而麦当劳、星巴克这样的连锁企业几乎覆盖全球——等等,表面的“国界”概念消失了,可界限真的消失了吗?
近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多家联合机构发布的一份报告披露了20多家知名快餐连锁企业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其中肯德基、星巴克、达美乐披萨以及DQ冰雪皇后等均位列最低的F级。有媒体指出,有些洋快餐企业在我国和其他国家执行了两套不同的标准,尚未在我国做出产品中不使用抗生素的承诺。
抗生素对身体和环境的危害是“无国界”的,那为何同一个汉堡,采用两套标准?特别是我们总是那个较低标准的消费者。因为卖汉堡的知道:入乡随俗,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开展经营活动合理合法。但是,搞两套标准还是刺痛了国人的神经。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还没有真正“全球化”。此前,宜家在北美地区召回“夺命抽屉柜”,召回地区不包括中国,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关注。虽然最后宜家妥协,宣布无条件召回中国地区的“夺命抽屉柜”,但是我们还是看到了标准太低带来的硬伤。
真心希望,我们的国标能和国际尽快接轨,打破“国界”限制;而国外企业也能一视同仁,提供“无国界”服务。毕竟,安全和生命,理应就高不就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