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8: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缘起紫砂情归西湖
唐逸览
  ◆ 唐逸览

  说到曼生壶,就要说到古今两位书画名家。一位是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出生的陈鸿寿,浙江钱塘人(今杭州),他的篆刻出入秦汉,绘画精于山水花卉,书法以隶书最为著名,是清代嘉道年间涉猎广泛、造诣极高的一位金石书画家,也是著名的西泠八家之一。他在溧阳任知县时,会同幕客江听香、高爽泉、郭频迦、查梅史等,在公余之暇研究识别紫砂矿的优劣,设计壶的造型,创制了壶型简洁、格调高雅的十八种款式,由当时制壶名匠杨彭年、杨凤年兄妹、邵二泉等制壶,并由这批文人墨客在壶上作画、题铭文,为紫砂壶开启了一代新风,带来了生机。陈鸿寿将他高超的金石书画艺术与紫砂壶艺结合在一起,使紫砂陶艺更加文人化,将普通的日用工艺品升华为艺术品。它既是泡茶的日用品,又是艺术品,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艺术生活化”。此举,可以说陈曼生是“艺术生活化”首创第一人了。

  陈鸿寿过后一百多年,出了一位杭州唐伯虎——先父唐云(1910-1993)。先父是当代著名国画大师、海派画家领军人物之一,是颇有眼力的文物收藏家和鉴定家。1993年先父仙逝后,家人依照遗愿将他的作品和收藏的书画、金冬心诗稿、曼生壶,册页、折扇、砚台、铜镜等195件文物捐赠给杭州市人民政府,现收藏于西子湖畔的唐云艺术馆。其中八把曼生壶,是世人瞩目的稀有文物,也是唐云艺术馆的镇馆之宝。

  现在八壶回归到唐云的故乡杭州。八壶的制造者、将普通的生活器具变成艺术品的陈曼生是杭州人,八壶的拥有者、收藏者唐云也是杭州人。制壶、藏壶都是杭人,其中的机缘巧合也是上天安排的美意吧。二位先贤的事迹、故事深深打动了又一位杭州人,就是当今八壶精舍文创中心创始人刘钧深先生。他采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用点状软性无接触三维测绘法,用了大约六、七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对八把原壶的无接触测绘工作。然后到专门的机械加工中心,将原壶的立体铝模复制出来,解决了壶型的问题,制壶匠人有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精准的实体壶型进行摹制。刘钧深先生说:“希望以开发摹古曼生壶方式,还原曼生壶的生命力,让曼生壶的灵魂回到有温度的日常生活中,让更多的现代人有机会触摸这些会呼吸的器物,感受到从陈曼生到唐云所传承的生活意趣。”曼生壶中有乾坤,千秋大业一壶茶。八壶精舍文创中心以摹古曼生壶起步,进而开发唐云高雅艺术的文创品。在此祝贺八壶精舍文创中心事业如日中天,蒸蒸日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话题/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阅读/连载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家装专版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6版:专版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缘起紫砂情归西湖
期颐印人张寒月
左图右史 艺苑奇葩
缶门传人吴东迈
广告
新民晚报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C08缘起紫砂情归西湖 2016-10-22 2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