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已晚谭
“原配夫人”?
凌 河
  凌 河

  近时闲作网虫,忽见某作家说起笑话,读来不只觉可笑——作家与某校长聊起蔡元培先生,该校长竟语出惊人,“什么蔡元培?我与你嫂子才是原配呢……”

  作家所说“笑话”,不止“原配”一则,例如作家与某地科技处长吃饭,说到霍金,不料处长一言,我执掌科技处已十余年矣,哪个科也没这个人啊!又如作家向某地文物科长请教古建筑学泰斗罗哲文,答曰:“您说错了吧,过去我局那电工罗德文,早不干了,自己开了个五金门店!”再如作家与某地文化局长同机出行,说起龙应台女士,所答竟是:“不是龙应台吧,是祝英台,那是一个悲剧啊!”

  这些“亲历”的笑话,说的都是官员的无知,所以真假莫辨,至少我是不轻信的——无知二字,从来不是说的影视明星一类吗?

  的确是这样。久盛不衰的明星,于“七七”那天,惊呼:“卢沟桥在哪里?出了什么事?又翻车了吗?”名扬南北的大腕,身着“BITCH”的裙子和“HUSTLER”的背心一路走来,她真的不知道“婊子”和“妓女”的英文拼法啊,所以更有穿着皇军军旗走秀的呢!歌星听了《满江红》,激动之下,急着要找“岳飞给我写歌”,明星答问西安事变两位主角是谁,一脸茫然之下,因为提示了一为姓张,另一位名中有个“城”字,于是大声朗曰:“张学友!郭富城!”这类大江东去狼逃尽式的笑话,早已是众所周知——因为明星的“示范”,所以“粉丝”们岂但是要把不久前过世的梅葆玖先生误认为梅艳芳之子,所以叹息他“英年早逝”,而且把范长江错认为一颗笑星——某报招考采编人员,问范长江、贝聿铭、柏杨、韩美林及戴安娜为何人,不料竟有答曰,贝乃足球教练,柏为滑冰运动员,韩美林当然是美容师了,戴安娜倒是烂熟于心,因为她的情史极富八卦啊,最令人奇怪的,是将范长江答成“小品演员”、笑星,显然把这位中国现代新闻史的奠基人,当成了以自嘲而逗乐的潘长江啦。

  明星的“无知”,当然情有可原,但回到本文起始,那可是出在早已“四化”了的官员当中啊,所以多少令人怀疑——某些官员的胸无点墨,多年前似乎曾有,将“网民”混同于海边渔夫,又将“伊妹儿”错当成谁家的大小姐。福建省长提出打造“数字大省”,不是就有官员疑问,又要搞“数字出官、官出数字”了?所以他是真不懂,也不学习。

  历经多年,情势已大改观,知识化已成官员主流,只可惜不懂又不学习的笑话,在少数地方并未绝迹。君不闻某地领导亲赴农学院做大报告,说:“袁隆平研究出杂交米,得了重奖,你们如果搞出纳米,我也当即重奖!”他不知道纳米实为十亿分之一米尺度的空间,以为可以果腹的稻米呢!并不多年之前,湖北的京山,为了纪念在故乡生活了18年的文诗大家聂绀弩,便将县城大街命名“绀弩大道”。不料一位年轻的县领导,竟不知这个“甘弓”为何意——是一个人,还是一件兵器,“怎么起了这样的怪名字?”

  这样看来,“大学校长”之不知蔡元培,作为“个例”就或有那么一点可信了,不是还有比“校长”还大的官员对着俄罗斯作家大谈《卓娅与舒拉的故事》以及《青年近卫军》这样他曾“熟读”的“托翁名作”吗?!

  但我宁可相信这又只是一个“孤案个例”,就像“原配夫人”那样几近例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话题/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阅读/连载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家装专版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6版:专版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维护司法权威必先解决判决“执行难”
“原配夫人”?
这是本躲在被窝里看的书
冯志明案判决的难言之隐
新民晚报评论/专栏A03“原配夫人”? 2016-10-22 2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