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建民:“校园贷”有存在的必然性,政府要通过金融专家来设计符合大学生特点的贷款品种,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还要对大学生的借贷用途进行验证和归类,设立必要的门槛和限额,杜绝负面借贷消费行为,减少风险的发生。
@冯济民:“校园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能一概否定,斥之为骗局。目前发生的问题关健还在于缺乏监管或监管不严。加强监管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校园贷”不能谁都可办,建议应由校方或银行主办,必须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二是“校园贷”不是谁都可贷,一定要严格审批,办好手续,从而使贷款真正解人所难。
@侯晨轶:无论如何设立门槛。别有用心的机构总难免有机可乘、无孔不入。“封”为上策。从前没有校园贷,难道还不过日子了?
社区全媒体 王若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