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西路街道负责人告诉记者,引入名家进驻国学馆,主要是为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化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以文化滋养人心、涵养社会,引导社区百姓走进国学馆,打造和谐社区、文明社区。近期静安区还出台了《深化文化建设、打造文化强区》二十条实施意见,提出将坚持“海纳百川、五湖四海”的原则,力争到2020年聚集100名以上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文化名家、大家“扎根”静安。天目西路街道也将努力争取更多名家、大家入驻国学馆。
“身边的文化场所多了,家门口的演出多了,群众参与的热情高了”。市民张先生说,以前文化场所好像只有博物馆、大剧院、电影院,这些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不能常去,社区活动也只有棋牌、健身、广场舞,现在家门口就有国学馆,还有名家入驻,一下子感觉品位上去了,大家也更有兴趣参与了。
据介绍,天目西路街道文化活动中心除了国学之外,还有烘焙、摄影、插花、3D打印、陶艺、中医养生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全年有200多场次社区活动。几年坚持下来,已经培育了一支西洋乐队,在兰心大戏院举办了好几场演出,并到一些社区举行公益演出。与一般社区舞蹈队主体为中老年女性不同,天目西路社区还有一支“老男孩舞蹈队”,多次参加电视台的节目录制。社区文化中心专门请了专业老师为他们编舞、配服饰、配音乐,如今队伍越来越壮大,已接近60人。
本报记者 江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