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榨取民众
美联社17日援引特鲁文健康分析机构的数据报道,过去两年间美国共有29种药品因价格涨幅较大引起国会关注,相关制药商接受国会调查甚至遭到国会议员痛斥。然而22种药品价格纹丝不动,2种药品价格反而上涨,5种药品价格下调,但均属于需求量较小的药品。
美联社评价,尽管国会参众两院向多家制药商发出十多张传票,搜集了数以千计文件,在听证会上诘问制药企业高管总时长超过16小时,但是对控制药价涨幅毫无成效。
国会众议院监管和政府改革委员会成员、民主党众议员卡明斯说:“这些制药企业的态度很明确,绝不会主动作出改变,而是会继续不遗余力榨取民众”。
政府并不监管
与绝大多数国家不同,美国政府并不监管药品定价。国会议员虽然出手施压,但实际能采取的行动非常有限,意味着美国制药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自由定价。
近来颇受关注的一起事例中,西弗吉尼亚州联邦参议员曼钦之女布雷施旗下制药公司20多种药品大幅涨价,其中一款过敏人群必备的肾上腺素注射笔9年间暴涨461%,她本人薪酬涨幅则高达672%,激起民众愤怒。
尽管不少人呼吁国会立法约束药价涨幅,但是在制药企业强大游说之下,国会迄今未能通过相关法案。
制造优惠假象
面对公众指责,美国制药商想出各种招数,令人哭笑不得。
图林制药公司在购得帮助艾滋病人治疗寄生虫感染的基础药物达拉匹林专营权后,价格从每粒13.5美元涨至750美元,涨幅达5456%。为平息公众愤怒,图林制药公司随后宣布把每瓶100粒的规格下调至30粒,每瓶售价从7.5万美元相应下调至2.25万美元。然而计算后发现,每粒价格仍为750美元。
威朗制药公司给多种药品大幅涨价,其中某些涨幅高达3000%。该公司后来保持药价不变,但允许一些医院最高打六折。一家诊所负责药品事务的工作人员讽刺道:“听起来不错,先涨价超过500%,再给个40%优惠。”
美国民间团体捍卫公众利益组织主管韦斯曼说:“制药行业已经炮制出一套复杂得令人发指的模糊定价系统,制造各种优惠价的幻象,听起来似乎是降价了,但是并未触及他们的底线。” 杨舒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