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的初始含义是“当真相被披露后”。美国《国家》杂志1992年在一篇针对海湾战争的文章中使用该词,并赋予“情绪的影响力超过事实”的语义,此后这一含义成为主流。
比如,美国《纽约时报》网站8月发表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戴维斯题为《后真相政治时代》的文章,认为在西方自由民主制度中,事实从来被认为占有神圣位置,每当民主跑偏,民众都会诉诸事实。但如今事实似乎渐渐失去主导社会共识的力量,让人认为社会已经进入“后真相”的政治时代。
根据牛津词典统计,“后真相”以往并不常用,但2016年使用频度增长2000%。英国脱欧公投以及出乎大多主流媒体预料的美国大选结果,都是“后真相”新含义的体现。在这两次事件后“后真相”使用量激增,成为欧美国家流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