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青年骨干早逝的消息委实不少。如何多给自己一点缓冲情绪、释放压力、改善体质的空间,值得中青年好好考虑,更需要管理者深思。
对待工作,我们当然要尽心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以牺牲健康为代价。上世纪80年代,习近平同志担任河北省正定县县委书记。“当县委书记时年轻想办好事,老熬夜,经常是通宵达旦地干,因而差不多一个月得大病一场”。后来他感觉到这样不行,这么干也长不了,就调整心态,“内在有激情,但是还要从容不迫”。
从单位的角度来看,如果员工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就说明需要引入更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方式。无论是严格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允许多次、分期休假,还是抓好定期全面体检,想方设法提供健身场所,对员工的关爱,完全可以通过更人性化的管理来实现。
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无论单位还是个人,还健康以应有的权重,不吝于把时间和精力交给健康,“人人健康、全民健康;人人幸福,全民幸福”的美好愿景才可能真正实现。(吕晓勋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