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除了关注“天上”看得见的雾霾污染,更加关注不容易看见的、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污染:一是工业废物的污染;二是医疗、医药、实验室有毒有害废弃液体的污染。
今后,环保要特别关注新建企业设计中有毒有害废气、废液回收处置设施、流向跟踪体系;企业废旧物排放、存放集中区域毒性气体浓度、对周围水土污染浓度检测,都要在环保监测视野之内。同时,政府要建立一套“企业-医院-大专院校-研究所有毒有害试剂采购明细流向监测体系”;本着“有使用必有排放”的事实,建立一套“有毒有害废液上门回收-专业转运-统一处置管理体系”。毕竟,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健康,要给子孙后代留下安全的生活环境。
河道整治与航道整治同步进行
内河航运在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市有相当数量的工农业产品、物资、建筑材料和城市生活垃圾通过内河运输。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船舶、港口在承担运输任务的同时,也对水域环境造成了直接的污染。
上海属于水网地区,河流密布,很多河流既是河道又是航道,水体污染极易扩展,如果仅仅整治航道,基本上就是治标不治本。因此,建议扩大水环境治理和保洁工作的覆盖面,河道整治与航道整治须同步进行,双管齐下,以期达到更好的整治效果。应当考虑制定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从源头控制对本市河道的污染。
“五违四必”攻坚需要后续治理
要确保“五违四必”综合治理从根本上取得实效,中长期的科学规划、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必要保障。
“腾笼换鸟”是中长期规划问题,腾空的笼子,一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从统筹全市规划、各区规划的角度,分级推进“笼”的规划,确保规划不打架,确保“新笼”、“旧笼”良性互动;二要综合考虑周边环境状况,综合考虑诸如亲水、高压线上架、紧邻居民区等环境因素的不同政策规定及要求,谨慎进行规划论证,听取不同部门的意见,要确保规划草案留出综合论证的时间,相关部门间也要做好协调,重视规划论证环节,为后续建设发展奠定科学坚实的基础。
保护性开发二级旧里
在二级旧里的改造中,尽管有很多的专家呼吁,要对成片二级旧里的房屋进行甄别,并加以区别对待,但是由于拆除并新建建筑要比采取保护性措施改造二级旧里更加便捷,所以就一拆了之,这不仅毁坏了上海这个城市的建筑历史发展脉络,更中断了上海的海派市民文化传承。
建议市有关部门应当对本市十三五期间内计划改造的所有二级旧里地区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和摸底,对于那些符合保护性改造条件的二级旧里,及时采取措施,停止直接拆除新建的改造模式,转而采取保护性开发措施,保护好二级旧里这张城市文化名片。
加快推进公共生态厕所建设
上海目前在厕所粪便污物处理模式上,还在使用老式落后的化粪池、水冲、抽粪或纳入排污管道到郊区污物处理厂再处理,这种处理粪便污物模式,与特大国际都市上海的发展和地位极不协调。上海要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应加快推进公共生态厕所建设。
生态厕所(Bio-toilet)是环保厕所中的一类,是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强调污染物自净和资源循环利用概念和功能的一类厕所。建议政府出台政策,扶持和鼓励发展公共生态厕所。在南京路、豫园、外滩、机场等主要公共窗口场所,尽快采用生态厕所,并逐渐以点带面、推广到全市各公共厕所。新建的宾馆、大型会议场所推广和鼓励采用生态厕所;生态厕所技术可进一步推广到航空、航天、航海、陆运等行业,使之成为环保利器。
进一步构建民营经济推进机制
民营经济已成为支撑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民营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其持续稳定发展。建议切实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问题,进一步构建民营经济推进机制。应千方百计满足民营经济发展的要素渴求,重点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人才缺乏、用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难题。实施民营经济人才工程,积极鼓励机关、科研单位、大学和事业单位的人才进入民营企业工作,以多种方式支持大学生、研究生进入民营经济领域创业;扎实构建民营经济的推进机制,突出建立完善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对民营经济工作的领导协调机制、民营经济发展的监测机制和民营经济推进工作考核激励机制等。
本报记者 姚丽萍 潘高峰 宋宁华 方翔 江跃中 整理
本报记者 陈正宝 刘歆 张龙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