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两会·关注
     
本版列表新闻
儿科看病难背后是医生人才荒,网友呼吁——~~~
儿科看病难背后是医生人才荒,网友呼吁——~~~
儿科看病难背后是医生人才荒,网友呼吁——~~~
儿科看病难背后是医生人才荒,网友呼吁——~~~
儿科看病难背后是医生人才荒,网友呼吁——~~~
     
2017年01月1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儿科看病难背后是医生人才荒,网友呼吁——
儿科医生了不起也“伤不起”
卞英豪
  上海两会火热进行。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韩正再次关注到了儿科看病难问题。他指出,要多多关心儿科医生,使每一个儿童得到便捷、优质、均衡而且持续的医疗服务。对此,网友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网友“姝姝”表示,儿科医院的发展关乎祖国的未来,亟需重视。“一切为了祖国的花朵!”网友“万虹”则表示:儿科医生有的也是为人父母。为别人家孩子操碎心,还要忍受恶言相向,真心不容易!

  “今天急诊当值,被家属吼了一句‘你没吃饭关我屁事’,开始没什么,后来写着写着病史发现有水滴到本子上,我才知道是自己在流泪……也许确实只有外婆和妈在乎我吃过没。”上海一位儿科医生曾写下这样的状态,令不少市民唏嘘。

  网友表示,儿科医生真的“伤不起”。网友“露露”称:现在愿意当医生的越来越少,愿意当儿科医生就更少了。还有网友直言:儿科医生收入不高,如果社会地位不提高,那就真的没人愿意去做了。

  “半夜4点,带孩子去儿童医院看病。一看拥挤的队伍里,还有昨天来的没挂上号的!”网友“觅之皓月”的经历是上海儿科“看病难”的一个缩影。

  早在2015年12月,本报新媒体发布稿件《排队4小时+!沪上各大儿科医院爆棚,家长伤不起!》。有网友评论道:儿科看病难可不是一个“小儿科”的问题。

  网友pinkbaby89认为:“很多医院不设儿科。社区医院又取消了儿科。大医院自然人满为患了。”网友“贝贝”表示:“全面二孩放开,家长都想去最好的医院。资源只会更紧张。”

  对此,网友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网友“郭郭”认为可以先从多培养儿科医生做起,“儿科医生多起来,效率自然就高了。”也有网友建议恢复社区医院的儿科来缓解压力,“让一些好的医生来到社区,方便市民就医,也缓解大医院的压力。”

  对于儿科医生遭遇用人“荒”,不少网友建议,通过提高待遇,来吸引更多的人去当儿科医生。但有网友担心,提高儿科医生的待遇,会变相带来儿科就医费用“涨价”。有网友直言不讳道,儿科看病难并非“小儿科”,但也不该由“小儿”买单。儿科医生的待遇确实要增加,但这笔账不应该让孩子来承担。政策的倾斜,医院内部机制的调整,才是解决儿科医生收入的办法。

  儿科医生“荒”,家长别跟着心“慌”。网友“七豆八逗”认为:只是头痛感冒,家长不必朝医院跑,这样反而容易交叉感染。网友“人参果”则建议:社区可以多科普点基本医学常识,配些常用药。小病尽量在家解决,节约有限的资源。

  新民网 卞英豪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4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5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6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新民邻声/上海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阳光天地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大购网专版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静安张园保护开发模式可借鉴
徐浦大桥与杨浦大桥的“对话”
挖掘一座 精神宝库
民生约见
儿科医生了不起也“伤不起”
新民晚报上海两会·关注A06儿科医生了不起也“伤不起” 2017-01-17 2 2017年01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