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人参与改造
零时许,人民广场站依然灯火通明,数百个来自隧道股份的建筑工人各司其职忙碌着。记者在现场看到,大厅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栏杆拆除、闸机移位、电梯拆装等工作。还有的在为监控套上防护膜,有的则在将设备运入大厅,有的正在拆除站台标识。
据悉,因工期缩短,为了如期完成改造,此次施工共有350多人参与其中,包括结构加固、装饰装潢、通信信号、风水电安装等各组人员。“我们以轮班制的工作方式,24小时无缝隙施工,将人员管控做好,努力完成任务。”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机电安装公司负责人周斌表示。
根据地铁方面制定并对外发布的初始方案,人民广场站的停运改造要比计划晚上三天。但是,完工的时间却并未因此延期三日。
“根据以往的地铁客流量数据分析,春运前几日返乡客流较大,地铁的客流量也随之变大。”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国荣告诉记者,基于尽量减少对乘客春运期间的影响的考虑,地铁方面决定将原本28天的工期缩短至25天。
而据地铁部门预测,2017年春运期间,上海地铁日均客流量或将达816.2万人次,客流高峰出现在节前和节后。
“抢”出三天工期
本就被压缩的工期,再被“砍”掉三天,且仍必须要以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这给负责本次升级改造的地铁一运公司提出了新要求、严要求。
经过数次研究讨论,一运公司将原方案进行了几度优化,最终决定在工期安排和管理手段上下工夫,争取“抢”出这三天工期。
记者在现场看到,很多工程都在同步施工,有的工程甚至已经有了初步的模样。在某个扶梯下,一个巨大的方坑已被凿出,里面也推了许多拆除过程中所产生的的钢筋。“这个坑是电梯的安装孔。”一位工人师傅告诉记者。“此次施工,我们采取了八个作业面同时打开、提前打开的办法来节省时间。另外,施工方已经提前一周进场,通过将部分工序前置来争分夺秒。例如,我们的电梯安装孔已经在正式停运前提前凿除,自动扶梯的支撑柱也已提前浇筑好。”高国荣告诉记者。
而由于担心提前进场施工产生的噪音过大,为了降低对乘客的影响,施工方选择在当天地铁结束运营后夜间施工来实现。
地铁方面还从施工用材上动起了脑筋。据周斌透露,此次工程所用的水泥均是轨道交通专用水泥,施工单位与水泥厂商协商,通过将专用水泥的配方优化,把水泥的养护周期从原本的两周压缩到七天。“这样算下来,成本大概多出50%,但是基本可以确保工期上能够缩短。”
另外,据高国荣介绍,在工程正式开始以后电梯供应商三菱公司将会对八台电梯采取流水线的装配,这也大大提升了电梯安装的效率。
节约时间的方案有了,地铁方面也没有丝毫放松对质量的要求。“在技术要求上,我们在方案设计时就请了隧道设计院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在现场,我们在指挥室进行全程视频监测,对工程的每一个细小环节都进行严格的把关。”
本报记者 杨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