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读者之声
     
本版列表新闻
~~~经本报沟通,相关单位表示愿为病人提供方便
~~~经本报沟通,相关单位表示愿为病人提供方便
~~~经本报沟通,相关单位表示愿为病人提供方便
~~~经本报沟通,相关单位表示愿为病人提供方便
~~~经本报沟通,相关单位表示愿为病人提供方便
~~~经本报沟通,相关单位表示愿为病人提供方便
     
2017年02月1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患者签约社区服务中心
就医问诊能否更为便捷
经本报沟通,相关单位表示愿为病人提供方便
钱绿明
  晚报编辑:

  我与大场社区服务中心签约10多年了,平时家庭医生工作认真负责,对我的身体状况了如指掌,不但及时调整我的用药情况,平时有些小毛病,只要一个电话,家庭医生就会及时出现给予治疗,这让我们老年人享受到了政府在医疗改革上的红利。

  然而,现在的家庭医生都是全科医生,不可能面面俱到治疗各种疾病,如碰到需要康复理疗、中医诊疗等,我们还要另行挂号就诊。我想,在同一社区医院只要家庭医生认为需要其他科配合的,应该能享受到看病的便利。现在本市在推行1+1+1的医疗模式,希望它能够更加完善。读者  沈子芳

  【本报调解】

  读者沈子芳告诉记者,她年近七旬,外出有些不便,而最近手臂不适,希望能够做些康复理疗以缓解病情。但据她了解,这样就需要重新挂号,非常不便。

  接到反映,本报读者接待室与大场社区服务中心取得联系,他们对沈女士的情况非常重视。社区服务科徐科长向记者介绍,1+1+1的医疗模式是分级诊疗制度,就是社区居民签约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区级医院、1家市级医院。签约市民患病后,先前往签约家庭医生处就诊,如病情较重,再通过家庭医生转诊二、三级医院对症治疗。而读者沈阿姨是他们多年的家庭病床的服务对象,与1+1+1的医疗模式有些不同,会得到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家庭医生在碰到疑难问题时,社区服务中心可以多科室协调,院内会诊;如沈阿姨需要做康复理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会提供方便。对于大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答复,沈女士表示非常满意。  本报记者 钱绿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世界
   第A07版:新世界
   第A08版:视觉/新民印象
   第A09版:视觉/新民印象
   第A10版: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读者之声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您的声音我来倾听
花了大铜钿 买来懊闷痛
请各行其道
患者签约社区服务中心 就医问诊能否更为便捷
“落”在车上的外孙女被送回来了
特困家庭用气存隐患 居委企业热情伸援手
新民晚报读者之声A14患者签约社区服务中心
就医问诊能否更为便捷
2017-02-19 2 2017年02月1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