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个辰光,看到走亲眷个侪拎仔各式各样漂亮挺括个纸板盒,勿由得想起老底仔个网篮头搭三角包。
先讲讲三角包,一张方纸头,大小各异。店家将顾客买个食品,包成一只四面体个三角形,有一头微微尖出,与三角粽相似。现在五十上下个人侪相当熟悉,勿管是勒熟食店称二两猪头肉、弄几块兰花豆腐干,还是勒拉小摊头上买点油汆花生、赤沙豆,烟纸店里要两只角子白砂糖、五分盐精栆,或者到南货店里抓一把开洋、称点金针菜,勿管老少伙计侪能相当利索个拿侬要个东西包成一只“三角包”,就算侬勿小心落到地上,也包侬散勿脱。
另外有种方形个纸荷包。现在常勒影视剧里看到,好像只有中药店包中药。其实用得最多个是南货店,一张尺余见方厚厚个草皮纸,将桂圆、香菇、红枣、蜜枣之类包成一个鼓鼓个方枕,再复上张印有该店店招个大红纸,用麦秆一扎,还勿忘系只拎手。既方便、喜庆又原生态。只有勒拉买饼干、糕点、糖果时,才用现成个纸袋,通常是用薄牛皮纸做个,考究点还印有店招。
现在,勿管是地摊,还是场面老大个菜场,一把鸡毛菜还是两条河鲫鱼,也勿管是食品公司还是大卖场,无论买啥,一律塑料马夹袋!尽管有“限塑令”,白色污染仍勿见减少。只勿过是让老百姓多掏了几只角子。
再讲讲“网篮头”。网篮头用得最多个是水果店,哪怕是节日里个临时摊头,边上准有一摞网篮头。伊个辰光水果种类少,除脱苹果、橘子、生梨,应时个有香蕉、柿子、石榴,枇杷、葡萄就勿多见了。除了文旦、西瓜,只要能装得进,总归是网篮头。
网篮头,一种将密竹心批得席薄,劈成两分宽长条,稀朗朗编成只上大下小个篮头,还有只带点弧形个盖。装得再满也不过十来只橘子,或七八只苹果。称过分量,一张喜庆个红纸复勒上头,合上盖,用稻草绳一扎,同样绕只拎攀,就可走亲访友哉。关系好点,或者长辈之类就来上两只。说勿上“君子之交淡如水”,但伊个辰光,人与人之间,较少以钱物讨好,“行贿”就更少了。老底仔就一个礼节,一份心意。尤其勒拉春节期间,马路上侪是拎之网篮头,穿身新衣服满脸喜气走亲访友拜年个人。
网篮头淡出大家个视线,大约勒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八十年代后期直至九十年代,时兴起奶油蛋糕,逢年过节可以称得上满街尽是蛋糕盒呢!一下子,上海人好像侪戆脱了,勿晓得除了奶油蛋糕还有别个物事可称之为礼物。有时见一家三口走亲戚,居然拎了两尊蛋糕。蛋糕盒子也越做越大,纸板个、塑料个,最后干脆是厚厚个白色泡沫塑盒,既轻又大,卖相挺括。家父因辈份大,加之学生多,春节时家里真像是开了家蛋糕店,我家人算得多了,就是一日三顿勿吃饭,也承受勿了,只得忙着往左右邻居家送,还得一个劲感谢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