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2月1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咪西咪西唱滑稽
郑文安
  文 / 郑文安

  有一首上海话唱个童谣:乡下人,到上海,上海闲话讲勿来,咪西咪西炒咸菜。

  会唱个人交关,小人大人侪会。不过,迭个歌词已经走样,真正原版现在晓得个人勿多。因此,能解释意思个人也勿多。我曾经听到过迭能个解释:“上海人看勿起乡下人,讲迭班乡下人只好吃吃咸菜。”搭原来个意思相差得悬天八只脚了。

  迭只儿歌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原创作者已无从考证,最初流行时歌词是:

  乡下人,到上海,上海闲话讲勿来,咪西咪西唱滑稽。

  埃个辰光,上海人对短期来沪个外地人侪称谓“乡下人”,而到外地去,哪怕是较近个江浙一带,侪称谓“到乡下去”。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勿少外地人活动于上海街市,因语言交流障碍,常常发生无谓个争执、误会。迭只歌谣就应运而生。意思是“乡下人”讲个闲话人家侪听勿懂。上海人对听勿懂或者勿认可个闲话,会讲:“滑稽啦?”因为简单顺口,童心好玩,儿童个传唱对童谣个流行起了老大作用。有一日下半日,勒一家石库门个天井里,有几个小囡勒拉唱“乡下人,到上海,上海闲话讲勿来,咪西咪西唱滑稽。”正好有一位老太太坐勒天井里做针线生活,一来年迈耳背,二来专心于针线,所以拿儿歌听错了音,随口搭小囡搭搭讪头:“啊,咪西咪西炒咸菜?”引起了儿童们一阵哄笑:“哈哈,咪西咪西炒咸菜!”儿童们反复唱“新版”歌词,边唱边朝外走。啥人也呒没料到搿三五个小囡唱个新版歌词传拨了伊拉周围个小朋友,后来竟传遍了上海,而且原版倒反而拨伊淹没,慢慢叫拨人遗忘了。

  人家要问:“侬哪能晓得得介详细?”勿瞒侬讲,故事发生个当时,我正勒天井里汏衣裳,故事个主人公——老太太就是敝人个先慈,故事发生地点是成都北路771弄21号。迭条弄堂勿大,只有七、八家门牌号,就是七、八幢石库门。阿拉迭幢住着六户人家,天井是公用个,天井里常有小囡白相。当时弄堂里个邻里关系搭现在勿一样,张家有几个人,李家有几个人,互相侪了解得一清二楚。先母是旧式家庭妇女,专营家务。那时已有第三代,我家祖籍浙江,称祖母为“娘娘”,全弄堂个小囡侪跟着叫“娘娘”。邻居大人勿勒家中时,家母也常带着照看伊拉个小囡,迭班小囡对家母除了尊老爱幼个礼仪外,开开玩笑,讲句笑话也是常有个。现在家母已归天多年,儿童们大多已志在四方了,埃条弄堂勒建筑成都路南北高架时拆脱了,弄堂已无踪影。迭首儿歌个变迁更是很少有人能讲得清楚。事体实在微勿足道,但是留作记录,或者会派得着用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世界
   第A07版:新世界
   第A08版:视觉/新民印象
   第A09版:视觉/新民印象
   第A10版: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读者之声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三角包脱仔网篮头
咪西咪西唱滑稽
周建国沪谚熟语印
做人家
大公鸡
沪语课
一记头、一枪头、一窜头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B11咪西咪西唱滑稽 2017-02-19 2 2017年02月1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