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孙学车?我说的不是“机动车”,而是自行车,即两轮脚踏车。
外孙宸宸2008年9月出生,在他二三岁时,家里给他买了一辆“好孩子”脚踏童车,童车有两个小辅助轮。宸宸很喜欢这辆车,在家里就学着骑,刚开始他分不清踏脚往前还是往后用力,教他几回以后他懂了要往前循环踏,车才会前进。
宸宸上了幼儿园,在托班和小班的两年里,骑这辆“小四轮”成了他“基本运动”之一。从幼儿园回家,只要不下雨而且是我去接,我就把“小四轮”带到幼儿园门口。回家路上,他就骑上“爱车”。
转眼到了2013年下半年,宸宸上幼儿园中班了,他要兑现他的承诺“到中班学两轮车”。我把两个辅助轮拆了,宸宸看到这辆真正的“小自行车”,兴趣十足,马上要试骑。因为车座椅是较低的,宸宸坐上后先两脚撑地,然而他要像原来一样将脚放上踏脚板时,情况不同了——左脚离地车往左倒,右脚离地车往右倒,怎么回事?他没辙了!我告诉他,拆去了辅助轮,车失去了支撑,要靠骑车人掌握好平衡才能骑行。“那你帮我扶着,我再骑。”我就躬身扶着车座,宸宸双脚离地后就靠我尽力保持平衡。他向前骑,我跟着扶,那真叫累啊!我一放手车就要倒,宸宸连忙用脚撑地才不至于倒下,他竟犯傻了——这两轮车怎么骑呀?信心受挫,回家还责怪我外公没有扶好!
一个双休日,宸宸又想学骑车,这回他要他爸妈陪他学。个把小时以后,他们三人垂头丧气地回来了,原来是宸宸爸妈两人左右扶着稳住车让他骑行,可一放手车就要倒下,大人小孩都没劲了!
得找原因想办法,我琢磨着如何让外孙先学会掌握平衡。我教宸宸先从“双脚蹬地”开始,让他坐在车座椅上双脚撑地把住车龙头,然后双脚同时向后一步一步蹬地,车就一点一点向前进。可是踏脚板会在脚后跟和脚骨上磕磕碰碰,回家后我干脆将踏脚板都卸了下来,这样一来宸宸的“双脚蹬地”动作顺畅多了!
以后几天我接宸宸回家时,就让他骑着车“双脚蹬地”回家。几次下来,他的动作逐步熟练了,蹬地后双脚离地前行时会用身体和车龙头调节平衡,不会倒下了;而且在用力蹬地和前行惯性的作用下,他收腾起双脚让车保持平衡前行的时间也慢慢增加了。我问他:“你是不是有种‘飘’的感觉?”稍感得意的宸宸兴奋地说是“飞的感觉”,我直觉快成功了,他能掌握平衡了。我鼓励他加力蹬、加速“飞”。数天后,我把那卸下的两只踏脚板装回了车上。
那天幼儿园放学后,我将宸宸带到小区内一段人车不多的路段。看到装上踏脚板的车,宸宸来劲了。他骑上车,一脚撑地,一脚搁在踏脚板上。我先扶住车叫他把另一只脚也搁在踏脚板上,再叫他眼看前方把住龙头,然后我扶车往前推。我感觉他已能稳住前行了,就发出“口令”:“你自己用脚踏起来。”只见他稍稍晃动了一下马上恢复平衡了,接着用劲骑行,我将手放了,但见他继续骑行往前——成功了!这样来回几次后,除了起步时有点打颤,起步后就平稳了。回到家里,宸宸喜不自禁,“外婆,我学会骑两轮车了!”晚上他的爸妈回到家,他更是兴高采烈地嚷嚷“外公教会我骑自行车了!”
现在宸宸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我给他换了一辆折叠式的车,这车座椅放低后,宸宸正合适(拔高座椅后我都能骑)。空闲时,宸宸总喜欢骑着它在小区里兜上几圈。只是,宸宸还只能“老爷上车”,我要教他“荡行跨椅上车”,他说:“到三年级再学这上车技术吧。”我当然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