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春节早已不仅意味着返乡回家,同时还有一股巨大的反向人流,离家外出,去异乡旅游。
如此规模的旅游,改变和提升了中国人的生活,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也应该是文明进步的表征。
近几年,我尤其爱去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今天资讯发达,大家稍动手指,就可以了解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自然风光、气候条件好到无法言说,绝对是最宜居的地方之一。凉山州人文璀璨,是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同时还有其他十几个世居民族。“毕摩”文化,就是活生生的。今年央视春晚所呈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州府西昌以卫星发射中心而举世闻名,其实她还有魅力无穷的邛海,四周群山逶迤,湖水清澈见底,完全是一、二级的饮用水,掬之入口,清爽甘冽。绕湖数十公里的亲水道路,更是散步和慢跑的天堂。
属下的木里藏族自治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曾几何时,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激流,将她几乎与世隔绝,只留了“神仙居住的花园”、“真正的香格里拉”等梦幻美名,传播中外,吸人神魂。近两年飞速的高标准道路建设,逐渐撩起了神秘木里的面纱。
总之,凉山州美到令人恍惚。我就时常觉得各个季节、各类颜色、各种文化都穿越时空,和谐地压缩在一起了。当然,这里是理想到不能再理想的旅游目的地了。
特别是这两三年来,凉山州的各项设施建设在严格保护环境、资源、文化的前提下飞速推进,精准扶贫成效显著,游客人数自然爆炸式增长。这个春节,就有一百多万人涌进了城区人口只有四十余万的西昌市。凉山人素来好客,很多饭店在晚上搭铺架床,接待订不到酒店的来宾。
面对这份美丽和深情,作为外乡的游客,我内心是有一份羞愧的。
姑且就说在不少旅游地常见的一个现象吧,我亲眼看见很多外来车辆无视交通规则,乱挤乱停,从车窗中随手扔出各色垃圾。环卫工人不知道要付出多大辛劳,才能确保为游客提供过年度假的优美环境。
通往西昌的正是“中国最美高速”雅(安)西(昌)高速。这条神奇的天路修通之际,曾引发“祖国逆天了”的赞叹,其壮美可想而知。今年春节,在距离西昌二三十公里处,出现了难免的堵车。于是,沿途留下了长达十多公里的不间断的垃圾带,道路两旁和中间的绿化隔离带里,触目都是塑料袋、矿泉水瓶。我离开西昌已是春节后近两周,环卫工人依然在辛勤清理,估计彻底清扫完毕,还需要不短的时间。
看来,我们中很多人还需要学习如何旅游。这恐怕并不简单、并不容易。在这里,我只想提出一点,与大家共同思考。
游客确实是顾客或消费者,以此自待自居当然不错。但是,如何看待“顾客是上帝”和“消费者的上帝心态”,却实在是个问题。
几十年前的改革开放初期,服务水平低下、服务态度粗暴,提出这个口号,为改变当时的服务业面貌发挥了正面的作用。我绝不是说,今天的服务业就没有问题,这个口号完全不必再提。我想说,我们消费者应该是“上帝”,不过,在享有“上帝的权柄”的同时,我们也应努力体认“权柄”终究来自于爱。“上帝”之所以为“上帝”,首先因为爱。毕竟,谁能想象一位乱扔垃圾的“上帝”呢?
我们消费者既然是“上帝”,那么,就试试带着爱去消费或旅游吧。爱异乡的山水、人民,爱我们自己。
顺便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上海到西昌的直达航班,也将于近期开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