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2月2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有见识和没见识
薛世君
  薛世君

  最近在文化学者魏新的微信公号上看到一篇文章:《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戏》。说的是京剧和地方戏的种种过往,其中提到“关羽离曹营去投刘备”这段戏,在京剧和河南民间小调里完全是两种感觉,相当有趣。

  京剧中有段戏叫《关公辞曹》,里面曹操对着关羽唱道:“在曹营我待你恩高意好,上马金下马银美女红袍。保荐你寿亭侯爵禄不小,难道说你忘却了旧日故交?”虽然说得物质、庸俗了点,但还算真实可信。地方戏就不同了,“接地气”倒是做到了,但感觉跟曹操、关羽的身份远了些。同样的情节,在一段河南民间小调里,曹操是这么唱的:“在曹营我待你哪样不好?顿顿饭四个碟两个火烧。绿豆面拌疙瘩你嫌不好,厨房里忙坏了你曹大嫂!”还有一个版本,也是说得有鼻子有眼,更加生动:“在许都我待你哪点儿不好,顿顿饭包饺子又炸油条。你曹大嫂亲自下厨烧锅燎灶,大冷天只忙得热汗不消。白面馍夹腊肉你吃腻了,又给你蒸一锅马齿菜包。搬蒜臼还把蒜汁捣,萝卜丝拌香油调了一瓢。”

  在旧社会民间艺人的眼里,“火烧”“绿豆面拌疙瘩”“饺子油条”“白面馍夹腊肉”“马齿菜包”“萝卜丝拌香油”这些食物已是待客顶高规格了。要是城里人听了,就太出戏了,但限于见识和视野,民间艺人的想象力也就只能止步于此。有一期《罗辑思维》节目谈到——北上广深的房价那么贵,道路那么堵,年轻人为什么不“逃离”?罗振宇的答案就是,年轻人在大城市可以获得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见识!

  据说,有一次国学大师王国维请废帝溥仪去家里玩,向他秀自己的古玩。溥仪看后随手指了几件,说是假的。王国维不服气,请来专家同行鉴别,果为赝品,于是将溥仪佩服得五体投地。溥仪倒也没卖关子,直接说就是看你那几件玩意和我家里的那些个不太一样。也显示见识的力量。

  有见识和没见识,当然有云泥之别。坊间有许多类似笑话,有一则说,古时有俩农民聊天,一个吹牛说我见过皇上的金銮殿,左边一个油条铺子,右边一个烧饼铺子,皇上想吃哪个就吃哪个,不用给钱。他俩正说,一个捡粪的路过,便畅想道,我要是当了皇上,这捡粪的叉子都得是金的,而且路两边的粪都得归我一人捡。这就是见识。

  刚好前两天读到作家刘震云的文章《中国人不缺人不缺钱,到底缺什么》,他说:“中国目前不缺人,人最多;也不缺钱,世界上所有角落的奢侈品,几乎都靠中国人来支撑。中国人最缺的东西,是见识。”至于为什么,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中说——很多国人缺乏见识,最主要的原因无外乎三个:追求金钱、滥用权力和欲望失控。细细想来,真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连载
   第A26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楼市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好吃周刊
   第B04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0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B06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别让“24条”制造更多王锦兰
“骑手”之殇
“中年”女子
整治交通违法不必依赖“法外之罚”
“代孕”
有见识和没见识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有见识和没见识 2017-02-23 2 2017年02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