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列传·彭玉麟传》记载,胡林翼奏称:“玉麟忠勇冠军,胆识沉毅。坐舢板督战,被炮中断其桅,神色不变。”这是指彭打仗。曾国藩评说玉麟“任事勇敢,励志清苦,有古烈士风,堪胜总办水师之任……”这是指彭治军。彭玉麟是湘军水师创建者,堪称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后加上胡林翼,并称“中兴四大名臣”。在带兵打仗、训练水师、平时为人上,彭都有不错口碑。彭曾上疏言:“臣素无室家之乐、安逸之志,治军十余年,未尝营一瓦之覆、一亩之殖;受伤积劳,未尝请一日之假;终年风涛矢石之中,未尝移居岸上求一日之安。”治军十多年,没有请一天假;倾心工作,舍家忘我,且从不为自己买房置地,从这些都可见彭为人。
除此之外,彭玉麟还上疏提出自强建议。光绪元年(1875年)彭上疏建议:清吏治、严军政、端士习、苏民困。可谓将国计民生都考虑到了。其间为调养一己病体,彭几次要求辞官回乡休养。朝廷批准彭回乡调养,但不让他辞官,因为彭十分“熟谙水营利弊”,所以对他非常倚重,只要求他每年出巡一次,还给了他可以直接向最高层上奏折、对不法兵弁先斩后奏的“特权”。彭受命后,当然不止“每年出巡一次”,还不时微服出行,暗察“水营利弊”,兵弁惰勤。发现有人渎职,即严惩不贷。于是“水师为之肃然,沿途关吏卡员亦惴惴相戒,恐不职为公(彭玉麟)知”。
但还是有人置若罔闻,继续营私舞弊,中饱私囊。有一处“厘卡驻扎者,监司也,差吏多不法”,定要敲诈后才肯放行,过厘卡者无不害怕。那天彭玉麟乘着小船也来到这里。差吏不认识彭,照例暗示要钱。彭不理,让差吏查验他的空船后放行。差吏不予理睬,见彭催,差吏喝道,你催什么,我现在不高兴给你查验怎么着!彭提醒道,你应该遵照命令和规章查验,现在故意刁难,让我滞留,我这是空船,难道也要索贿?差吏怒道,我刁难滞留你又怎么样,你敢控告我?彭终于忍不住了,只见他冷笑道,我不控告你,我直接杀了你!随着他一声令下,那差吏还来不及反应,已被彭身旁的部下上前拿下,随即押至河岸边,以“尚方宝剑”结束了其性命。厘卡上其他差吏看着这一幕,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有人立马去向负责这处厘卡的监司报告。监司闻讯赶来,见是彭玉麟,连忙伏地请罪。也许觉得已杀了那个刁蛮差吏,足以惩一儆百,所以彭没有再严厉处置监司,只是责令他立即改过。监司磕头如捣蒜,连连答应。自此以后,厘卡差吏的傲慢态度收敛了许多,也少有人敢再明目张胆公开敲诈索贿。记载这则史事的葛虚存由此感叹道:“抽厘助饷,政府原非得已之谋,而营营于是差者,遂使寸地皆成陷阱,斗米亦列捐条,行旅裹足而不前,物价乘时而陡涨,卒之亿万人愁苦之气,不过供数十辈烟酒之资。安得各省大府若彭宫保化身,一一声其罪而诛之,使天下拍手称快哉!”
葛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彭杀刁蛮差吏,其度掌握未免偏激。纠吏治之恶,不从制度设计和完善法律着手,想靠杀解决,可这些人岂能尽杀以及杀尽?况且手持“上方宝剑”者拥有如此特权,谁又能保证他一定不会错杀!就像那个倒霉的刁蛮差吏,虽然犯有渎职罪,但毕竟罪不当诛,他被彭“危”打正着,这“危”便有负效应。事实上大清王朝后来还不是灭亡了吗!可见“危”打正着,决非整饬吏治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