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不时听到身边有人抱怨,总感觉有虫子、飞蚊一样的东西在眼前漂浮,时有时无,看得见却又摸不着?你是否经常长时间盯着手机或电脑,有时玩久了,感觉眼前有小黑点飘动,但过一会儿又不见了?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那么就要警惕可能是得了飞蚊症。
眼科专家李文生教授表示,飞蚊症并非眼前真的出现了蚊子,而是主观体验到的一种视觉症状,一般是由玻璃体液化和后脱离引起。据了解,眼球的主要部分叫“玻璃体”,像一块透明大果冻,若玻璃体内出现悬浮物,影子投射到视网膜上,视线中就会出现许多点状、线状、浮游生物状等类似于飞蚊的物体,这就是飞蚊症的由来,尤其是光线充足或背景为白色的情况下更为明显。
飞蚊症也有好坏之分
李文生教授介绍,飞蚊症的医学名称是“玻璃体混浊”,是由玻璃体变性引起的一种自然老化现象,即随着人的年纪增大,玻璃体会“液化”,产生一些混浊物,当人的眼球转动时,会发现视野中出现一些黑斑点或线条,随眼球的转动而移动。有时用眼过久或疲劳过度也会发生“飞蚊”现象。
据了解,飞蚊症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大类。偶然出现的、少量的、不影响视力的飞蚊症往往是生理性的飞蚊症,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若飞蚊现象突然大量出现,严重影响视力甚至视野有缺损等,往往是病理性飞蚊症,是重大眼部疾病的预兆,应该马上到专业医院检查确诊。
李文生教授表示,引起病理性飞蚊症的原因有很多,通常有玻璃体出血、糖网病以及视网膜脱离等。糖尿病、高血压和外伤等可以引起眼底出血,这时,血液一旦进入玻璃体就会突然感到飞蚊症的症状或眼前好像拉开了一张红色幕布的感觉。因出血量和部位不同,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
“近视一族”
需小心飞蚊症袭来
李文生教授指出,除了玻璃体自身“衰老”外,邻近组织的病变也可以导致玻璃体混浊。例如葡萄膜、视网膜炎症或视网膜血管病变导致的出血、渗出以及眼外伤等。因而,高度近视眼,动过白内障等内眼手术,以及眼内发炎或有视网膜血管病变的患者,更应提高警惕。
据介绍,玻璃体会随着年龄增加而慢慢液化,体积也会慢慢萎缩,原本和视网膜紧邻的位置会开始脱离并产生隙缝,导致“飞蚊”出现。李教授说:“高度近视的人因为眼球较长,后玻璃体剥离的发生机率会比一般人来得高。后玻璃体剥离也是眼睛的退化现象之一,不过如果剥离发生得很急促,可能拉扯到视网膜而导致眼内出血,有机会形成视网膜剥离,必须立刻请医师检查。”
另外,视网膜出血也会导致飞蚊症。视网膜如同相机底片,眼睛看到的光线都会投射在上面,一旦受到某些外在刺激(如被球打中眼睛),视网膜便可能产生裂孔并出血,患者会发现眼前出现大片“飞蚊”,其中有部分呈血液的红色。视网膜出血可能会导致视网膜剥离,得尽速就医。
李文生教授提醒,若感觉“飞蚊”现象短期内明显增多,并伴有眼前闪光感、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或是飞蚊症突然发生,只有一个眼睛有,且黑影较多、飞舞的方向不定,视力变差,就很可能是病变较严重了。这些患者最好尽快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万一不幸患了严重的眼底疾病,也能及时得到最有针对性的治疗。
此外,玻璃体发炎会导致大量白血球渗入,造成浓厚的黑色阴影。少数如高血压、糖尿病,甚至家族的体质遗传,都有可能促使“飞蚊”出现。无论成因为何,如果发现有飞蚊症,或是原本的飞蚊症突然恶化,李文生教授建议尽快请眼科医生进行诊断,判别是良性飞蚊症还是恶性眼底病变。
专家简介
李文生
教授、主任医师、留美学者、博士及博士后导师
擅长:治疗各种复杂性白内障;超高近视眼的联合手术治疗;各种视网膜疾病以及遗传及变性视网膜疾病;葡萄膜炎等。
听眼健康讲座 与专家面对面交流
为退休的中老年群体可以有双明亮健康的双眼看世界,了解眼部保养、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及应对方法,新民健康特联合相关机构开展“春季护眼眼健康系列讲座”。每日电话报名前30名读者可参加本次讲座。
感兴趣的读者可拨打新民健康会员服务中心热线021-80261680(10:00-17:00),或发送短信“专家+姓名+联系方式”至13818853479报名参与。
本版块活动为公益活动,不向参加者推荐医疗服务或者其他商品,相关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