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静安区天目西路街道举行“添翼同行”社区公益体验日暨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添睦社会组织党建服务工作室成立揭牌仪式,这标志着该街道创新探索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的新路径初步形成,“引进支持组织、提供培训服务、建立评估机制”的“修炼宝典”,对帮助提升社会组织的能力,进一步满足居民需求,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大有帮助。
引进专业支持组织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到社区治理中,促进了社区健康发展,同时也丰富了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等。但政府怎样才能高效购买到令人满意的公共服务?天目西路街道的实践给出了别样的解决思路。
去年,以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等级评审为契机,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支持帮助下,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引进了一家市级专业社会组织——上海卓越公益组织发展中心,并以购买服务项目的形式,与其合作做好社会组织的运营管理和各项服务。“这也好比为供需双方搭建了一座桥梁,可以根据最大公约数提供居民喜欢、有益的项目。”天目西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华洁蓉解释道。
提供培训指导服务
内观心理服务中心是与街道及居委会有着多次合作关系的一家社会组织,但一开始,活动开展并不顺利。由于原先多参与公益创投项目,在承接了天目西路街道政采项目后,“内观”在具体的项目书撰写等方面缺乏经验,在评审过程中也受到专家的质疑。从今年3月开始,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会同卓越公益组织发展中心,一起助力“内观”,历经6次专业咨询、4次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培训,“内观”的项目运营面貌一新,还在新桥居委会建立了心理辅导工作室。每周三,这里就成了社区居民心理减压、情感咨询的“秘密花园”。
“群众点菜”代替“配餐”
在社区公益体验日活动中,街道鼓励社区居民通过亲身体验,在微信上投票选出感兴趣的项目,并可以主动提出需求与社会组织对接。这是街道问需于民,从“政府配餐”,变为“群众点菜”采取的措施。
为让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更贴近百姓,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街道还建立了评估机制。去年底,街道邀请市政府评估专家、市评估院院长等,对购买的35个社会组织服务项目进行绩效评估,从资料收集查看,到居民访谈满意度测评,从社会组织项目负责人座谈,到终期绩效评估打分。
在天目西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华洁蓉看来,这些还不够,“评估打分显示,我们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而我们下一步的重点就是要补上这些漏洞,结合居民需求点、工作切入点和社区创新点,让社会组织茁壮成长,让公共服务持续涨粉。”